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8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8

ID:30880827

大小:11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4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8_第1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8_第2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8_第3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8_第4页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8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卷(文理科)考试范围: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五;一、选择题(本题共3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常考点)《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西周B.春秋战国C.唐代D.宋代2.(常考点)明朝后期资本主义萌芽

2、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曙光,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但不久,两者从此进入两种不同的轨道。导致近代前夕中国经济相对迟滞的最主要原因是(  )A.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B.人口压力过大C.传统农耕文明的衰弱D.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3.(常考点)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B.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C.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3、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4.(常考点)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政府的各种经济限制政策并不是为禁而设,而是为了统治者有选择地提供特许,体现统治者的存在感,提高被统治者的向心力,稳固集权者的统治,并更方便收取更多的“利”。据此分析,下列对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认识正确的是()A.使政府完全垄断了对外贸易B.是政府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C.是专制统治在经济上的体现D.使中国丧失了外贸的主动权5.(重题再现)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

4、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B.理学的形成,满足市民的欲望C.坊市制突破,商品经济的繁荣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6.(重题再现)根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两朝,大城市

5、人口占到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清朝,竞只有6.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A.清朝经济的衰败B.小农经济的影响C.市镇经济的发展D.坊市制度被打破7.(常考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说:“这期间中国工业的发展虽较快,但它主要是由于各种偶然因素造成的…….帝国主义间的大战争,使洋货进口减少,对中国国货的压力减轻,这是主要原因。”这期间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不包括(  )A.清政府不得不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B.列强间的战争扩大中国的海外市场C.群众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D.民族资产

6、阶级政治地位得到了提高8.(常考点)1896年,李鸿章在英国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无甚可观”;对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问题,李鸿章的回答是:清国政府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这表明李鸿章()A.确立了亲美远英的外交路线B.政治上倾向于欧美的代议制C.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D.向西方学习扩大到制度层面9.(常考点)1948年8月,某人写到“沪上抢购之风,日益如炽,所有日用百货,各店都抢购一空,……本公司半日之间货已购空。”导致此现

7、象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日本侵略导致社会经济崩溃B.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C.美国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官僚资本的压迫和捐税负担10.(重题再现)有人说,中国近代工业只不过是装配工业(即以外国零件装配成机器)或加工工业(即以外国原料加工成日用品)。商业资本因无强大的国内工业,它所经营的不是批发外货,就是趸卖原料。这主要表明了(  )A.中国民族资本缺少原始积累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缺少政府扶植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缺乏独立性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11.(重题再现)民国初年,民族工业中发展最快的是(

8、)A.纺织业B.交通运输业C.冶金业D.机器制造业12.(常考点)“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