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的审美构成

中国书法的审美构成

ID:30892292

大小:6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4

中国书法的审美构成_第1页
中国书法的审美构成_第2页
中国书法的审美构成_第3页
中国书法的审美构成_第4页
中国书法的审美构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书法的审美构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书法的审美构成书法是我国的民族传统艺术,是华夏文化中的绚丽瑰宝。书法既具有功能上的价值又具有艺术上的价值,述能陶冶人的情性,美化人们的生活。千百年来它一直受到人们广泛喜爱。闻一多认为:“一切文字在最初都是象形的,换言之都是绘画式的。”①象形文字又是脱胎于具象形态的产物。是汉字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的进步和文化艺术的富裕,汉字逐渐成为书法意义上的符号。虽然从字源学的角度还能窥出字或字的偏旁的象形因素,但从现代简化了的汉字来看,人们已很难从每一个具体的字看出“象形”To仅有较少字中还存留着字形、字势的“象

2、形”性。琦丽的大自然气象万千,重峦叠翠,其中蕴藏着无穷的美的意味;这些意味又为汉字书法成为艺术市美对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参鉴内容。汉字的“字势”形态具冇事物之形的动势美,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对“字势”美感的不同理解,去营造出具有个性的书体形象,而书体中的“字势”性,又是书法家内在心灵和精神境界的外化的表现。汉字书法的书写过程,追求“心手合一”,“心手达情”的抒情性和条理性。书体“字势”中线条的长短粗细、曲直、刚柔、疏密聚散、累重缓急、起承转合和力量感、体量感、肌理感等,无不凝聚着书法家对客观生活的感受;无不表现出

3、书法家长期形成的市美观和书写过程屮即时袒露、宣泻的内在情感。一件书法作品从整体布局到章法节奏的疏、密、聚、散、到局部细节的点、线、面结构特征章法极其讲究,中国的书法艺术看重意念传递。因此中国的书法重在心灵的表达,讲传神,讲用笔,讲布白。由此也构成了中国书法的审美因素。英国美学家、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谈到中国美术对西方美术的影响时也曾讲过:“特别是在中国,纯粹的笔法技巧最为人所津津乐道、最为人所欣赏……我们说书法是中国的美术,但实际上中国人极为赞美的不光字的形式美,而是必须给子每一个笔划以技巧与神韵。”②点、线一一书法

4、传神之魂汉字书法属于两维空间的视觉艺术,在这个空间中文字的形态是传递各种客观和主观信息,体现各种造型意念,情趣和视觉意境的直接载体,为梳理这种目的,借助书法屮点、线、的不同存在方式,不同感知效果而构成。点:书法屮的点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指书写笔法屮的点,是绝对,它是点和笔划,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写法。虽然它所占空间不大,但却要在很短的距离内笔锋要做出很多的动作,因而变化很多,卫夫人在《笔隈图》中把“点”比做高峰坠石,是说“点”画写出来要具“坠石”般实在的质感与坠落时瞬间的动势感,使人能够从每一点画中联翩浮想事物的美感

5、情趣。另一种“点”是指空间屮体量较弱小的形象,是相对的,它可以是几个文字,一方印章,这种点的感觉的产生是由所处的空间环境和条件所决定的。当点画相邻环境发生嫗变时,“点”顺其自然转化为“面”。体量弱小的点对人的视觉冲击力就不十分显著,但却能给人一种精巧、灵动,活泼的心理感觉,带来视觉上的愉悦感,从而“点”其审美特质提升了。由此书法家常常利用“点”的灵活性,扩散“点”的自由度,在其作品中充分表现自我,抒述情怀;并通过“点”的位置,强度的设计,灵活调节字体形象在整体关系屮视觉的预览效果,从而有效地控制字体形象对视觉心理的

6、影响力。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之称的王羲之《兰亭序》里二十一个“之”字,各具姿态,不雷同。殊不知,这二十一个“之”字之上的起始“点”更是个性显露,怡态大方,美不胜收;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势,点落生辉。线:书法的特殊性是由线条组织完成的,线具有抒情作用,通过对线的疏密聚散的有序组织,可构成无穷的视觉意味。从欣赏心理看,中国艺术是线的艺术,中国民族欣赏是线型的思维。线条的推移是一切书写线条都具备的运动特征,线条的内部运动是书法所以成为独立艺术的关键之一,且线条产生无尽的微妙变化。曲线优美流转飞动,折线劲健挺拔思辨。

7、线条产生运动感,运动感带来形象性。屮国先秦铜器多饰云纹、雷纹;汉唐石刻的走兽有时还要加上一对翅膀;敦煌壁画有飞天;建筑之上有飞檐,这一切都是为了追求一种运动一一飞。这种独特的创作心理,实际积淀着深刻的人性哲理。只有从动的角度来观察和表现万赖世界,才能赋予艺术作品高度的韵律、节奏和秩序,艺术作品也才可能观照人世间的生命、力量和热情。体现中国书法神韵Z魂的线条艺术,尤其需要带有飞动思想的线条,穿梭于书法内部的字里行间。“在书法,点线既是造字材料,又是抒情手段,是形式,乂是内容③书法通过线条来塑造人本身,再造新时空。所以

8、,线条是书法艺术的根。“线”和“点”共同构筑书法的传神之魂。王羲之认为:“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歧,喜则气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面字丽。情有累重,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浅深,变化无穷。”书法利用曲、直混合的线条,互衬、互补、互让,不但使字体形态语汇更丰富,也使得艺术形象赋予情感、情绪的表现上更加准确、细腻。书法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