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脂血症方药实验研究概述

抗高脂血症方药实验研究概述

ID:30898393

大小:6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4

抗高脂血症方药实验研究概述_第1页
抗高脂血症方药实验研究概述_第2页
抗高脂血症方药实验研究概述_第3页
抗高脂血症方药实验研究概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抗高脂血症方药实验研究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抗高脂血症方药实验研究概述来源:中华实用医药杂志作者:周少玲,龚一萍(指导老师)2007-4-26摘要:抗高脂血症方药实验研究概述(pdf)高脂血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或)低密度脂蛋白(LDL-c)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HDL-c)过低的一种全身脂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与冠心病、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直接关系,可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 抗高脂血症方药实验研究概述  (pdf)    高脂血症是指各原因导致的血浆

2、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或)低密度脂蛋白(LDL-c)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HDL-c)过低的种全身脂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与冠心病、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直接关系,可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因此研究治疗高脂血症,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抗高脂血症方药的实验研究近况概述如下。   1 对TC、TG、HDL-C、LDL-C的作用   杨氏等[1]观察到藤茶和荷叶提取物能使高血脂模型鼠TC、TG值呈下降趋势。孙氏等[2]发现益肾降

3、脂片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和TG含量,升高HDL-c含量。吴氏等[3]实验表明,利湿化痰方剂对高脂饲料引起高血脂大鼠TG和LDL-C含量升高、HDL-C含量降低有明显抑制作用。   2 对自由基的作用   李氏等[4]证实活血化瘀方剂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中丙二醛(MDA)、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赵氏等[5]发现连翘苷使高脂血症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指(AI)下降,血中过氧化氢酶(CAT)、POD活性增强,血浆中MDA的含量降低。   3 对载脂蛋白

4、(apo)、脂蛋白(a)[Lp(a)]的作用      朱氏等[6]报道白藜芦醇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apoB、AST、ALT,促进粪胆汁酸排泄,使AI降低,HDL-c/TC及apoAI/apoB比值升高,并能提高大鼠肝脏LPL、HL活性。王氏等[7]实验证实姜黄素能提高高血脂症大鼠血中apoA水平,降低血液及肝中过氧化脂质。杨氏[8]等研究发现肝脾舒颗粒可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载脂蛋白B的含量。   4 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4.1 对一氧化氮(NO)的作用 伍氏等[9]认银杏叶提取物能

5、保护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管舒张功能和NO的血清浓度及对氧磷酶的活性,阻止丙二   醛的升高。李氏等[10]发现软脉降脂胶囊粒使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NO升高。唐氏等[11]研究表明胸痹通胶囊可增强模型大鼠动脉血管壁组织中NOS的活力,提高血清NO代谢产物NOP的水平。   4.2 对内皮素(ET)的作用 戴氏等[12]发现丹皮酚能升高高脂血症大鼠血清NO水平,降低血浆ET含量,并升高血浆PGI2水平。李氏等[13]证实脉复康能使主动脉内膜内皮素基因(ETmRNA)过表达减弱。   4.3 对列环素的

6、作用 陆氏等[14]实验证明脂清冲剂使饮食性高脂模型大鼠血中TXB2含量下降,但6Keto-PGF1α的含量明显升高,改善高脂大鼠血中TXB2/6Keto-PGF1α的平衡。张氏等[15]报道芪蓝糖脂宁胶囊能明显升高实验大鼠6Keto-PGF1α含量,使TXB2/6Keto-PGF1α比值下降。   5 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何氏等[16]研究降脂方能降低动脉硬化指数,对全血比高切、低切黏度、血沉有降低作用,并能显著提高红细胞压积。周氏等[17]实验证实,化瘀通脉汤能使高脂饲料制成的家兔高粘滞血症

7、动物模型不同切变率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性、血小板聚集性均明显改善。   6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抗高脂血症方药的实验研究主要体现在直接调降血脂以及抗脂质氧化损伤、影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液流变性等方面,并运用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和基因工程等先进技术手段证实中医药能通过不同环节调整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与之相关的研究指标对客观评价调脂中药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数实验仅局限于对血脂指标改变的观察,而对其调脂机制缺乏进一步探讨,而且由于目前中医对高

8、脂血症的诊断标准和辨证分型标准尚未统一,造成对些方药的配伍规律研究不够,可重复性差,降低了可信度,一些药物的远期疗效亦难以肯定,因而限制了中医药在治疗高脂血症中的应用。今后的研究应建立在规范的中医诊疗方案基础上;另外,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特色和优势,中医治疗高脂血症的方法虽多,但将现代医学的检测指标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联系的实验研究较少,且没有统一的证的实验模型,从而使实验缺乏有力的数据而降低了可信度,也使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无法充分发挥。因此,应将中医辨证论治与现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