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章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 第1节 首创中央集权制度的秦始皇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

高中历史 第1章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 第1节 首创中央集权制度的秦始皇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

ID:30920603

大小:964.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04

高中历史 第1章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 第1节 首创中央集权制度的秦始皇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1章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 第1节 首创中央集权制度的秦始皇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1章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 第1节 首创中央集权制度的秦始皇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1章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 第1节 首创中央集权制度的秦始皇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1章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 第1节 首创中央集权制度的秦始皇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1章 中国古代的政治家 第1节 首创中央集权制度的秦始皇学案 北师大版选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第一节首创中央集权制度的秦始皇●新课导入秦始皇(前259-前210),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秦孝公之后第六任秦王。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始皇有着怎样的离奇身世?这位“千古一帝”对中国的历史做出了哪些贡献,又实行了怎样的暴政?我们应该如何去评价这位历史人物?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本课的学习。●教法案例

2、本课教材包括六个框目的内容,知识点较多,建议教师将其整合为三个板块进行讲解:从质子之子到少年秦王;始皇帝的文治武功;秦始皇的功过评价。关于第一板块“从质子之子到少年秦王”的讲解,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进行点拨,重点把握以下两个关键点:①嬴政的离奇身世。②少年继位,展露雄才。少年嬴政在当时极其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巧妙地运用政治手腕,最终实现了独掌大权的宏愿,初步显示了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雄才伟略。关于第二板块“始皇帝的文治武功”的教学,其实就是对教材第2—5目的处理。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然后回忆必修1已学过的相关知识,然后点拨

3、关键点:(1)十年兼并战争,统一中国。①首先点明的是,秦王嬴政能够统一中国的两个主观条件是善于用人和战略正确。从中可以看出,秦始皇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同时还具有军事战略家的长远目光和才能。②还可以深入的点拨出统一中国的深远影响,但用时不宜过长。(2)北击匈奴,南伐百越。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梳理基础知识。然后,结合教材“秦朝疆域图”进行师生互动探究交流,引导学生在地图中用笔标出万里长城和南海诸郡的具体位置,说明这是秦始皇北伐和南征的成果体现;找出秦朝疆域的四至的位置,说明秦朝已经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帝国,这对于祖国版图的奠定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发

4、挥了积极作用。(3)创建中央集权制度。这一部分学生比较熟悉,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的问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中央和地方设置了怎样的官职?其职责各是什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秦始皇还实行了哪些统一的措施?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残暴统治,怨声载道。可设置几个简单的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秦始皇时期,人民的赋役如何沉重?人民怨声载道,做出了哪些反抗?秦始皇实行了何种刑法?说明了什么问题?然后进行点拨,说明秦朝短命而亡“在其政不在其制”的结论。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

5、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关于第三板块“秦始皇的功过评价”的讲解,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将教材内容根据“功”和“过”分成两个层次。然后合作讨论,秦始皇的功和过各有哪些?(功:顺应潮流,完成统一;采取措施,巩固统一,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过:穷奢极欲,用刑太酷,焚书坑儒)课程标准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重点难点1.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条件、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重点)2.秦始皇

6、的功过评价(重难点)从质子之子到少年秦王1.质子之子战国末年,被派到赵国当“质子”的秦国异人之子。2.少年秦王(1)登位:公元前247年,年仅12岁的嬴政登上王位,由吕不韦辅政。(2)掌权①公元前238年,嬴政亲政后,消灭嫪毐集团。②公元前237年,免去吕不韦的相职,把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十年兼并,统一中国1.条件物质条件经济的发展、交通的发达和物资的交流善于用人秦王用人唯才,虚己待人,广招英才顺应潮流实现统一是人民的愿望2.战略方针远交近攻、分化瓦解、集中力量、各个击破、选准时机进行决战。3.过程公元前230-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等

7、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4.意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北击匈奴,南伐百越1.北击匈奴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1)目的:为了北部边疆的安全。(2)措施①派大将蒙恬北伐匈奴,夺取黄河河套一带的广大地区。②设置44个县,迁徙内地居民前去耕垦戍守,并修筑长城。2.南伐百越(1)军事:

8、派屠睢分兵南征。(2)行政:设置闽中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