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10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10

ID:30922300

大小:5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4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10_第1页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10_第2页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10_第3页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10_第4页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10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错选、多选、漏选均不给分,每题2分,共50分)1.有人说,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下列属于文化生活中所讲的文化现象的是①学校举办校园艺术节②绚丽多彩的雨后彩虹③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④参加党的十九大选举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粉身碎骨全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名言警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这说明①文化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受时代的限制 ③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类所特有的 ④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邓小平说:“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出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主要表明了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

3、泉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D.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4.如图中“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教”字的右边象征一只手拿着一根“教鞭”(棍棒),左下是一个“子”字,左上两个又是被“教鞭”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抽打的象征符号,金文、小篆只是甲骨文略加变形而已,演变至楷体,字形变化较大。宋

4、朝朱熹依据“教”的楷体字形训诂字义:“‘文’‘孝’谓之‘教’。”这一演变告诉我们A.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C.要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5.《三国演义》故事情节变化多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描绘了魏、蜀、吴三国大约半个世纪的纷争的兴衰过程。这主要表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C.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D.我们必须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6.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主要说明A.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B.民族精神是民族的决定力量C.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D.

5、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7.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又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这一观点①正确地回答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②看到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③没有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④把民族精神等同于民族文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8.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

6、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9.伴随着移动终端和4G网络的普及、自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正逐步进入“全民在线”传播时代,移动阅读已逐步成为用户获取资讯的主要手段。这说明①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大众传媒促进了先进文化的传播  ③传媒的商业性给

7、文化生活带来可喜的变化④科学技术进步影响文化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0.在处理与外来文化关系时,我们应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这样做有利于   ①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③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 ④吸收外来文化的所有成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