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政策 6_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习题 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政策 6_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习题 新人教版

ID:30925888

大小:98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4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政策 6_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习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政策 6_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习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政策 6_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习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政策 6_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习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政策 6_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习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经济政策 6_14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习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6.14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实用性读物,如《陶朱公致富奇书》《四民必用》《沈氏农书》《耕心农话》《杵臼经》《布经》等。这是因为(  )A.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B.科学研究注重实用性C.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D.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2.唐朝长安的东市和西市跟坊一样,四周皆有高大的围墙。宋敏求《长安志》记载其规模大,每个市约占

2、2个坊的面积,市内有4条大街,围墙四面各有2个门,城门定时开闭。这反映了当时(  )A.市和坊交织在一起的现象B.市场具有封闭性的特征C.加强了对商人的户籍管理D.长安在世界居领先地位3.如图是青海都兰县唐代吐蕃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纹锦。图案中,驾车出行的太阳神题材来自欧洲,驾车的有翼神马源自希腊神话,联珠纹是波斯的特征,太阳神的手印和坐姿是弥勒菩萨的形象,织入的汉字“吉”和织造技术来自中原。该文物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B.中国丝织技术已传往世界各地C.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D.欧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4.明中叶以后,地方官府

3、所制定的集市日渐次频繁,间隔缩短。江南有许多乡村市集,也是超越了定期市的阶段,如苏州昆山市的半山桥市,“民居辐辏,朝夕为市”。这反映了当时江南(  )A.商品经济日益繁荣B.抑商政策开始松动C.工商市镇日渐兴起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D.生活观念发生转变5.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颂:“幸生圣明极盛

4、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这反映当时(  )A.形成了全国性的市场B.手工业获得长足发展C.对外贸易发达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6.《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国家对市场有一套管理制度,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西周的这套做法(  )A.打破了工商食官局面B.强化政治等级制度C.促进国家管理制度化D.不利于工商业发展7.根据北魏的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这说明均田制客观

5、上(  )A.抑制了土地兼并B.加剧了皇权的衰落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D.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8.朱元璋颁布诏书,规定“佃户见田主不论齿序,并行以少长之礼;若在亲属,不拘主佃,止行亲属礼”。清雍正颁布新制,规定禁止“不法绅衿私置板棍擅责佃户”。这说明(  )A.佃户和田主取得完全平等地位B.主佃之间人身依附关系减弱C.资本主义性质的租佃关系产生D.传统等级秩序遭到严重破坏9.据《全唐文》记载:“岭南、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节度使常加存问,除收舶脚进奉外,任其往来通航。”皇帝诏令允许蕃客“自为贸易,不得重加率税”。这反映了唐朝(  )A.海上丝绸之路繁盛B.经

6、济重心南移刺激外贸C.抑商政策有所松动D.设立机构加强外贸管理10.下图为清朝时期绘制的西洋铜版画《中国皇帝亲耕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清朝统治者(  )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A.“敬天法祖”的宗教观念B.天下一家的民族认同理念C.以农为本的治国思想D.笼络汉族士子的文化政策11.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

7、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江南一些地方(  )A.财富观念发生了变化B.政府抑制兼并的措施得力C.小农经济发展较快D.有很强的均贫富观念12.清代直隶总督署院内的山墙上雕刻有一组《御题棉花图》,由直隶总督方观承主持绘制,通过16幅图记录棉花从植棉、管理到织纺、织染成布的全过程,乾隆皇帝亲笔为每图题写七言绝句。下列最能反映材料主旨的是(  )A.棉纺织技术已经成熟B.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C.统治者重视劝课农桑D.棉花是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二、非

8、选择题(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