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承传中华传统美德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承传中华传统美德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ID:30927669

大小:5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1-04

论承传中华传统美德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第1页
论承传中华传统美德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第2页
论承传中华传统美德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第3页
论承传中华传统美德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第4页
论承传中华传统美德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承传中华传统美德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承传中华传统美德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OnInheritingtheChineseTraditionalVirtuesandPracticingSocialistCoreValues作者:朱琳作者简介:朱琳,法学博士,吉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原文出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京)2017年第20173期第91-98页内容提要:承传中华传统美德不是颂占非今,而是要使中华传统美德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割裂传统,而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中华传统

2、美德现代性转化的价值导引。中华传统美德博大精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立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个层而阐释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期更好地承传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期刊名称:《思想政治教育》复印期号:2018年01期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徳/明大徳/守公徳/严私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任何核心价值观都不可能孤立产生,是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传承紧密相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在价值

3、观层面凝练岀的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属性的思想价值观,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来认识和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的理论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所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价值规范及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论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学生座谈时深刻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1]并进一步指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在契合:“核心价

4、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1]这一精辟论述明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德"之间的共融共通,使立意高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易于为民众所接受的价值基础,同时也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力的道德支撑。一、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中华民族在几干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丰厚的道德资源,形成了支撑中华民族存续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批判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合理内核,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属性

5、,又能彰显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使中华传统美德真正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资源。正如学者陈来所言:〃我们讲价值观,必须把中华美德体系、道德价值、道德德目加进来,如此才能够完整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方向和基础。"[2]我们应以历史的视角看今天,以今天的视角看历史,从而在昨天与今天的联系中科学地洞悉明天,否则我们就难以理解古代社会一以贯之的传统美德在今天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缘由。站在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契合。总体来讲,中华传统美德是涵

6、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为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性转化提供了价值导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曾多次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_、坚持行胜于言〃,"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明确提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基本要求。中华传统美德博大精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本文即立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个层面来阐释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以期更好地承传中华传统美德,践行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L明大德即彰明国家层面之〃大德"与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政治制度相适应,中华传统美德更多强调的是一个人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特别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大德〃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条辞传》中,〃天地之大德曰生",大德无言,哺育万物,珍爱生命。儒家经典《中庸》进一步讲〃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中庸》第十七章)。古人所尊崇的大德之人,必定德位相配,得到他所应有的俸禄、名誉、寿考,以国家利益为重,具有为国家、为民族、为黎民百姓牺牲和奉献的精神

8、,践行中华传统美德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一体主义。庄子讲"诗以道志",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就已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认为日夜为公家办事,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尚书》中也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认为朝廷官员应当以公心灭除自己的私欲,这样就可以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依附。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就讲道:〃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