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压轴卷1

高考历史压轴卷1

ID:30929244

大小:1.27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4

高考历史压轴卷1_第1页
高考历史压轴卷1_第2页
高考历史压轴卷1_第3页
高考历史压轴卷1_第4页
高考历史压轴卷1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压轴卷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2017上海高考压轴卷历史(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注意:1.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3.答题前,务必用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4.作答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

2、题卡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B.君主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居家当思: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有益于己;处世尤宜:善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无愧于心”。从该对联的思想看,作者崇尚A.道B.法C.儒D.释3.具有“社会动荡中的大变革”“思想活跃的多元文化”特征的时代是A.殷商社会B.春秋战国C.秦汉帝国D.宋元时期4.在中

3、国古代,作为一种怀柔远人和展示天朝威仪的对外贸易活动是A.朝贡贸易B.全球贸易C.边境贸易D.民间贸易5.适合下图的主题是长安大马士革A.佛教东传B.丝绸之路C.郑和远航D.玄奘西行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6.下令说汉语、穿汉服、用汉姓、尊孔教、以孝

4、治国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是A.汉武帝B.孝文帝C.松赞干布D.皇太极7.《共产党宣言》写道:我们的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阵营,分裂成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文中所言的“两大对立的阵营和阶级”是A.地主与资本家B.农民与工人C.工人与资本家D.农民与资本家8.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移民禁令再度被冻结。美国夏威夷州一名联邦法官裁定:“新移民禁令涉嫌宗教歧视违反宪法,在全国范围内暂停执行”。据此反映出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法律至上,法官有裁判权B.权力分散,相互制约平衡

5、C.相互扯皮,办事效率较低D.政党体制,总统难有作为9.符合“一切革命当中最温和又最成功的”这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光荣革命B.法国大革命C.美国南北战争D.德意志统一10.“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中国被迫接受他们的“条件”后发生的变化有①中国开始丧失内河航运权②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设厂权利③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④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在战争中联邦得到

6、维护和改造,维护了合众国的存在”,材料中“战争”的领导者是A.华盛顿B.林肯C.罗斯福D.杜鲁门12.右图漫画体现了作者希望将日本联结成为一体,喻指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哪一改革举措A.“四民平等”B.“文明开化”C.“废藩置县”D.“殖产兴业”13.右图宣传画寓指A.国际联盟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C.联合国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政德才能立得稳、立得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政德”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新时代立政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讲忠诚、严纪律、立政德”三者相互贯通

7、、相互联系。忠诚是共产党人的底色,纪律是不能触碰的底线,政德是必须修炼的素养。永葆底色、不碰底线14.老舍名剧《茶馆》中人物李三:“哼,皇上没啦,总算大改良了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是要做皇上。”材料中的“大改良”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二次革命D.新文化运动15.整体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关键节点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新航路开辟D.“国联”成立16.下图是中国近代哪一场战争的形势图?A.1840年鸦片战争B.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C.1894年

8、甲午战争D.1900年八国联军战争17.苏联解体后,关于十月革命期间攻打东宫的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要厘清这段历史的真相,下列资料较为可信的是①前苏联的档案②电影《列宁在十月》③亲历者的日记④冬宫博物馆的导游词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18.下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工人人数的变化情况。导致1933年后失业人数逐步回落的直接原因是A.以工代赈B.整顿金融C.复兴工业D.调整农业19.充分彰显中国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