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秸全量还田试验研究报告

麦秸全量还田试验研究报告

ID:30934687

大小:6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4

麦秸全量还田试验研究报告_第1页
麦秸全量还田试验研究报告_第2页
麦秸全量还田试验研究报告_第3页
麦秸全量还田试验研究报告_第4页
麦秸全量还田试验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麦秸全量还田试验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麦秸全量还田轻简稻作技术研究与应用试验研究报告沿江地区长期以来采取稻麦两熟为主体的耕作制度,也是传统的稻麦高产地区,稻麦生产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我市水稻生产基本以机插、抛秧、直播为主要形式的轻简稻作栽培方式。我地区国民经济发达,作物秸秆不再需要作燃料、饲料,秸秆处理成为一个发达地区农业生产上急待解决的新课题。为了趋利避害,变废为宝,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影响交通的楝手问题,在2005-2007年我们进行了轻简稻作方式下麦秸全量还田技术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重点研究和解决的技术环节1、埋草技术研究。一是麦田收割机机型选择,根据收割机所配置的切草装置,分两种机

2、型久保田488型和久保田588型,观察其碎草情况和麦草长度。二是稻田耕翻埋草模式选择,采取一次性上水旋耕和旱耕-一-上水----旋平两种模式。2、稻田配套的水肥管理技术研究。设N肥每亩20kg,运筹方法前后期7:3,6:4两种比例。水浆管理采取长期水层+—次重搁和干湿交替+多次搁田两种方式。3、观察秸秆腐烂过程。测定麦草还田前后水稻田土壤理化性状,考察水稻生长状况和产量结构。二、麦秸全量还田的生产效应1、收割机型、耕整模式与埋草效果的关系沿江地区小麦亩产量在300—400kg,麦秸数量也在300—400kgo还田麦秸必须80%以上埋入土中,才能保证插秧机高效率作业和水稻正常生

3、长。埋草、切短麦草是基础,浅水旋耕是关键。据观察10cm左右短草容易埋入土中,15cm以上的难于埋入。两种久保田收割机机型之间,久保田488机型切草刀片间距10cm,即使刀片全部装足,动力足够大,碎草作业后15cm以上的长草也有40%左右,达不到埋草农艺要求;久保田588机型,刀片间距5cm,机械动力配置大,碎草作业后,90%的麦草在5cm左右,10cm以上的极少,能满足埋草农艺要求。稻田耕整模式上,35型或50型拖拉机配套旋耕机一次性上水旋耕,埋草效果差,田面未埋入麦草达20—30%。两次旋耕模式,即先用35型或50型拖拉机配套旋耕机旱耕埋草,晒坐3—5天,然后上水浸泡2—

4、3天,再用35型拖拉机配套水田驱动耙旋耕耙地整平。这种模式埋草效果在90%以上,而且田面平整,便于机插作业。水旋作业时,必须浅水,水层过大,草泥分离,草浮水表,不易埋入土中,浅水旋耕是埋草的关键。2、秸秆腐烂过程及影响因素旱耕后晒坐活化土壤的农艺要求,秸秆腐烂则是上水事进行的。上水后第5天,秸秆灰褐色、有臭味、浸出水混浊,腐烂开始;第10天,田间气泡多,水面泛油花;第15天,产生的大量气泡,臭味明显;第25天,气泡减少,水层清晰,腐烂过程基本结束。据观察,腐烂过程受到还田麦草数量、麦草长短,草泥混合均匀程度和稻田水层等多因素影响。高产麦田,产量400kg/亩,麦草量也有400

5、kg左右,则其腐烂需要25—30天,低产麦田,产量300kg/亩,麦草量约300kg,腐烂时间在20—25天;收割机械不同,麦草长短有别,草短、草泥混合好,利于腐烂发酵;两次旋耕草泥密接,混合均匀,腐烂也快,稻田水层是影响麦草腐烂的重要因素。保持水层灌溉,处于嫌气状态,秸秆腐烂加快,但会影响水稻的返青活棵和分藥生长。需要经常脱水露白,来协调水稻生长与秸秆腐烂的矛盾。3、土壤理化性状变化秸秆全量还田处理与未还田对照相比,秸秆腐烂期间,土壤PH值降低,速效氮增加。腐烂期后,PH回复正常。水稻成熟期后测定,土壤理化性状全面改善。见表lo表1:麦草全量还田后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变化单位:

6、mg/kg.g/cnf处理上水后10天上水后25天上水后50天林成輸PHPH140.PH14^有帧1$^喊钾容重全輕田7.5115.77.7121.47.8130.22.91136.87.789.41.16極田7.8130.57.8135.37.8129.62.86131.77.783.61.17±-0.3-14.8-0.1-13.90.0+0.6+0.05+5.10.0+5.8-0.014、水稻生长情况分析(1)、缓苗期长,前期生长受抑制。水稻品种武粳15,软盘营养土湿润育秧,东洋PF455S型手扶插机6月8日机插。全量还田处理与未还田相比,水稻缓苗期长,前期生长受抑制。表

7、现在叶色浅、叶片舒展迟;生长慢,叶龄少、苗体小、新生根系少、叶片短、分藥少、叶藥不同步,见表2。受抑制时间与麦草腐烂时间相一致。水稻受抑制程度受水层影响最大,经常脱水换气,有利于缓解受抑制情况,能够促进水稻扎根立苗分藥生长。表2:麦草还田后水稻前期生长状况处理机插秧6月15日6月22日基本苗叶令叶令单株带藥单株新根数叶令单株带藥单株新根数全量还田6.83.84.90.32.16.31.16.7未还田6.93.85.20.84.36.82.39.6±+0.10.0_0.3-0.5—2.2-0.5—1.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