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期中质量分析

小学科学期中质量分析

ID:30936284

大小:7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5

小学科学期中质量分析_第1页
小学科学期中质量分析_第2页
小学科学期中质量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期中质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科学期中质量分析2015年5月15日,根据区教研室的统一部署安排,镇进行了下学期科学期中学业水平测试,经过有序布署和严密组织,镇的阶段性考查学科学业水平测试已经结束,下而根据学生对试题的答题情况、命题情况以镇内各所学校的的成绩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以从中发现问题,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与依据。一、试题命题特点1、命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纵观本次试题的命制,试题的内容覆盖面广,既体现了基础性,又兼顾小学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性,重点突出,题型结构合理,难度适中,试题按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整体来说试题不是太难,有一定的层次性,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重对学生能力的

2、培养。2、对教材的把握本次小学科学试卷命题检测的范围比较全而,难易适度,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水平。试题立足基础,考察而较广,贯穿小学科学多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这根主线,多数题型立足于教材,重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情况,试题结构相对稳定的同时,逐步有所创新,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学生有适应自己展示能力的平台。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从题型上看1、首先是对概念及各知识点的把握不够,造成填空题和选择题成为错误的重灾区,主要原因是对概念理解不深。2、其次是因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解决问题也成为学生失分的主要因素,特别是高年级,由于学生的分析

3、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所以失分较为严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够。我想我们在教学中要在这个方面有所侧重,才能使我们的学生高分高能。3、分析题。多让学生每天都养成科学思维和素养的习惯,培养学习的兴趣的爱好,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从学生存在的问题上看部分学生对填空、选择等基础知识掌握得较扎实,书写规范,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这部分错误述出现在相当一部分同学中,表现为:1、学习习惯不好,粗心大意,审题不认真,思维不深刻。2、基本技能训练不熟练,逆向思维能力差,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熟练或不理解.3、学生的学习习惯较述需提高。三、三年级科学试题样卷

4、三年级科学测试题一、填一填。1.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用磁铁制成了()o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2.天平是根据杠杆尺的()制成的。3•—个完整的电路由电源、()、()、()4部分组成。二、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1.指南针是根据磁铁()的性质制成的。A.吸铁B.指示南北C.隔着东西能吸铁2.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时辰。A.36B.24C.123•电器着火了,正确的做法是()。A.用水灭火B.用湿布覆盖C.断开电源,再灭火4.在衣服拉链上涂石蜡,为了()。A.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C.不生锈三、小法官。(对的在后面的括号中打“厂,错的打“X”

5、)1.鞋底上设计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2.把两只灯泡成串连接在电路里,一只灯泡灭后,另一只还亮着。()3.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关系。()四、生活中的科学。当我们在大自然中迷失方向的时候,怎样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五、我会研究科学问题。体操运动员比赛时,会往手上涂镁粉,这是为什么?请写出你的猜想和研究方案。四、成绩分析班级参考人数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秀人数优秀率三年级•班565598.214275三年级二班58581003967.24三年级三班595191.522135.59从表中可以看出三年级的及格率是很高的,而优秀率则相对比较低,全镇班级间的成绩存在极不

6、均衡的现象,对比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的成绩,发现差距在扩大,分析主要原因为:一部分老师在期末考试复习吋确定下了功夫,而“按兵不动”的老师、班级则处于不进则退的境地,因此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应重点关注这些薄弱班级、薄弱教师。四、改进建议1、努力用新课程理念武装头脑,以新课程标准来统领教学通过新课标的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多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以有效的学习方案,趣味化、活动化的课堂及和谐的师生关系吸引全体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向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要质量。2、提高平时的课堂效率,避免突击性复习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把知识

7、讲得太死,要多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考试时学生才会游仞有余。再通过一些行Z有效的训练、检测等途径,帮助每一个学生形成扎实的科学功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从而提高犬面积教学质量和整体水平。3、注重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实验操作和生活实际和结合教师要尽可能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同时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在理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知识的拓展和在生活屮的应用方面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作到活学活用。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养成了学生关注生活,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教师要尽可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