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的利弊分析及改进

“说课”的利弊分析及改进

ID:30941057

大小:7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4

“说课”的利弊分析及改进_第1页
“说课”的利弊分析及改进_第2页
“说课”的利弊分析及改进_第3页
“说课”的利弊分析及改进_第4页
“说课”的利弊分析及改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说课”的利弊分析及改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说课”的利弊分析及改进摘要从狭义角度分析,说课是与讲课相对应的一种教育活动。“说”与“讲”的主要区别是对象不同:说课面向的是教职人员、教育专家;讲课则是面对学生。这种对象差异也直接造成了两者在表现形式、传达内容、开展目的、主旨思想方面的不同。随着“说课”形式的不断推广,其越来越多地与非教研性质内容产生关联,如职称评审、任职招聘甚至教师资格证获取等,可谓“利弊参半”。本文结合当前说课形式及特征展开研究,在肯定其有利一面的基础上,挖掘整理存在的弊端,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关键词说课形式教研活动利弊研究改进策略“说课”这一教育活动在我国发展至今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作为一种教学、

2、教研创新的内容,说课的本质是介于“备课”和“讲课”Z间的教育理论交流形式。教育改革者希望借助这种同行之间的交流活动,促进教师群体提高学习教学理论的积极性、增强教师专业素质、分享优质教学资源。从这一角度出发,说课活动应该贯穿整个教育体系。一、“说课”的界定从实践角度看,无论说课活动的主题是针对教育课题、教学观点或教材内容,其本身都具备明显的“工具属性”,借此实现评比或观摩的价值,这也是笔者的基本思考。但笔者提出这一观点主耍是从开展形式层面考虑,并不是为了否定说课对教学、教研的改革功能。事实上,教育界对于“说课”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人们对这一教育活动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干什么”

3、的层次,广大教师在参与说课活动中也通常基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的模式展开,而关于对自身、对他人以及对教育事业的影响考虑甚少。围绕着说课所具备的“工具属性”,笔者认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注意发挥它的“桥梁作用”,应厘清说课、备课和讲课三者Z间的区别。1•说课是备课的延续备课可以视为教师参照阶段教学与整体教学任务的统一要求,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途径和模式,进而形成书血设计的一种工作流程。对于备课工作的要点,教师可以灵活选择,以满足“因材施教”的需要,但它的重点集屮在“怎么教”和“教什么”这两个问题上,例如在语文教材的单元学习中,单篇课文所构成的集合往往具备同一主

4、题,需要教师合理分配课时、进度,以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而说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续,提出了“为什么这么教”的问题,教师需要解释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论依据及设计优势,等等。换句话说,备课工作中教师是主体,所创造的内容是服务于自己,具有很强的隐性特征,一般不需要进行公开。而说课活动中受众是主体,必须结合相对固定的框架、统一的语言进行表达,让受众明白、理解,显性思维表达十分重要。从备课到说课,主体从单一进化为群体,形态由静变动,这就是延续的主要特征。2.说课是讲课的辅助说课Z于讲课的辅助工具特征相对明显,根据说课的基本内涵,它作用于同行或专家范围中,个体在输出教学经验、理念、设计的过

5、程中,也同样收获他人提供的资源,通过对比、借鉴来验证自身在教育活动中的差距、不足。再经过教师自身的吸收、转化,以此來完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说课”作为一种教师参与教育活动的形式,已经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实践验证,至今仍然处于发展状态,这说明它具备一定的生命力。但相应地,笔者认为衡量“说课”价值的关键要素在于,它是否真正发挥了教育体系内部的交流工具功能,同时,非教研性职能干预越多,其发展阻力也就越大,功能优势也就越萎缩。二、“说课”的利弊分析1•“说课”的优点(1)利于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耍求,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不能满足于做“知识搬运工”,还应该

6、在教学活动中提高理论水平、培养创新思维、完善实践能力,基于素质教育的需求,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教学活动屮将自身也打造为“综合型人才”。通过参与说课活动,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思想、技能的平台,打破传统教育活动“闭门造车”的发展局面。(2)利于教师备课质量提高备课不仅是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工作绩效考核的一项必要内容。一些经验丰富、思维活跃的教师在备课层曲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但同样也存在一些备课能力较低的教师,为了应对检查而抄袭的现象广泛存在。说课活动为备课工作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备课方法,通过交流学习,可以提高广大教师备课质量。(3)利于教师讲课水

7、平提高“说课”活动中,对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步骤、方法等有明确的指引,能够克服教师经验缺乏、实践较少、训练不足的障碍,提高教学效率。2.说课的弊端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说课”已经从河南蔓延到全国,关于有利一面或言之“优势”、“功能”的总结已是老牛常谈,但在弊端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所闻,笔者结合当前的一些说课形式现状、特征,总结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表演性质大于教研性质笔者结合对近年来说课形式的调查,“说课”形式所“寄居”的生存环境大多是比赛、考核、招聘等活动。其中,比赛活动是最具规模性质的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