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ID:30943907

大小:212.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1-04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3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4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5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一、单元结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主过向会义渡直接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S极端积弊最现价

2、验训M表评经教改革与挫折最的容价背目内评侧重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侧重重工业*逐渐停滞MB■■r: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知识梳理】考点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和目的(1)背景:艰苦的国内战争:①政治上势力的反扑和扼杀。②经济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准备进行,但极度困难,特别粮食严重短缺。(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和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后来又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2.内容和特征(1)内容:①农业:实行;②工业: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③贸易:取消④分配:实行。(2)特征:兼有战时和的两种特色,背离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3.结果:粉碎了国内外

3、敌势力发动的三次大规模武装干涉,取得了的胜利。考点2新经济政策1.背景(1)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19R年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引起等人的高度重视,决定调整政策。2.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1)农业:以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2)工业:解除对大部分小型企业和部分中型企业的;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政府以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3)贸易:恢复和商品交换。(4)分配:废除。3•结果: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牛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

4、■到年,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考点3“斯大林模式”1.背景:苏联成立;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2.主要表现(1)工业建设:优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提供资金。(2)经济体制:实行,实行高度集中的。(3)农业建设:推行运动。3.成就与弊端(1)成就:①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和新型的O②在这一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0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位、世界第位。③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也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弊端:①片面发

5、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②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③长期执行,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④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为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以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考点4、赫鲁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1.背景:⑴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的弊端FI益暴露。⑵1953年斯大林逝世后,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试图对进行改革。⑶苏共:”的召开,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P98历史纵横,了解)▲注意: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⑴农业集体

6、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①②⑵片面发展,忽视和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内容:⑴农业经济改革的重点主要内容:①取消农产品的,实行,提高,增加;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③大规模,提高,提倡0⑵工业:①废弃,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②给企业;③一定程度上承认和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3.评价: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这是其改革的最大功绩)⑵但是改革成效甚微,基本失败。1.失败的原因:根本原因:具体原因:⑴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如:玉米运动),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如:提

7、出“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⑵具体做法上,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只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O考点5、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重点在工业)1.内容: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②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③运用经济手段,刺激O④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目的),注重发展苏联的,特别是与有关的工业部门。2.结果:①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水平;②军备竞赛又导致不断增长;③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率逐年,经济发展进入时期。▲注意:⑴赫鲁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根本原因是:⑵这

8、两次改革的相同点:考点6、戈尔巴乔夫改革1>背景:20c80s中后期、、持续下降危机局面。2、内容(1)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