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柯太守传》叙事时间分析

《南柯太守传》叙事时间分析

ID:30948916

大小:7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4

《南柯太守传》叙事时间分析_第1页
《南柯太守传》叙事时间分析_第2页
《南柯太守传》叙事时间分析_第3页
《南柯太守传》叙事时间分析_第4页
《南柯太守传》叙事时间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柯太守传》叙事时间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翻栩专》盼析2017-11-1409:02:45西部学刊2017年9期张金梅郭志梦摘要:作为唐传奇的经典作品之一,《南柯太守传》有着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作者以时间架构故事,通过对时序、时差和时值几个时间问题的巧妙安排,不仅将作甜呈现给读者的种种悬念、求证的快感一一落到实处,而且使得作品的叙事时间富于变化。其向心时间和离心时间的相互交错,外部时间与内部时间的妥善处理,既增强了小说的可信度和真实感,又深化了小说的劝诫目的和文章主题。无论是从结构、内容,还是从技巧、艺术层面,都对屮国古代叙事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关键词:《南柯太守传》

2、;叙事时间;时间层次;时间意义屮图分类号:1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作为唐代文言小说的经典作品《南柯太守传》所叙述的故事给人如梦似幻般的吸引。但是诚如胡亚敏在《叙事学》一书的题记中所说:“从一部叙事作品中了解一个故事的时代己经结束了。”[1]综观学界研究现状,叙事时间作为叙事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维度在《南柯太守传》的观照屮并未得到充分重视。然而这却是该作品具有独特性而广为流传的魅力之所在。《南柯太守传》既有具体的年月,如“贞元七年九月”、“贞元十八年秋八月”;也有“俄”、“夕”、“日”、“月”、“岁”等时间,结构清晰而又具有对称

3、之美。这种叙事艺术赋予的外在形式之美虽一目了然,但其蕴含的丰富内涵则需细致入微地研究才能把握。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叙事时间角度对其略作分析,以揭示其在时间艺术上运筹帷幄的髙超能力及重要意义。一、叙事时间时间在小说叙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同时也十分复杂的问题,不同的研究者往往会有不同的侧重点。结合《南柯太守传》时间艺术上的特点,我们拟从时序、时差和时值三个方面观照。其一,时序。时序即时间顺序,金健人在《论文学的特殊本质》一书中有比较准确的概括。他将时序分为叙事时序和事态时序,前者指叙述者対内容各部分在交代时作先后次序上的安排;后者指事物存在于

4、客观世界中的固有状态的序列。[2]164这两种时序在《南柯太守传》中基木上是重合的,并没有次序上的刻意安排,叙述者只是按照口然时间的顺序和逻辑插入梦境。而从入梦到梦醒,也没有釆用倒叔或者插叙的手法,就这样顺其自然,听之任之。但是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哪怕是短短的梦境也给人恍若隔世Z感。梦里一世,醒來发现只是小憩一会儿,这种强烈的落差感不仅让读者深刻地感受了时间流逝Z迅速,而且使两种时序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产生了较为丰富的艺术魅力。翻开《南柯太守传》,首先吸引人眼球的就是作品所交代的具体的故事发生的年月:贞元七年九月——丁丑年一

5、贞元十八年秋八月(“南柯一梦”)(病死家中)(作者考证)以上杲叙述者交代的三个具体的时间,也即叙事时序。从这一层面上看,作品叙述了从贞元七年至贞元十八年十一年的时间。诚然,把每一年甚至每一天的事情都作详尽的叙述是没有意义且不符合审美需要的,因而叙述者在十一年的时间屮看重选取了三个横截而,而这三个横截面正是叙述者所交代的上述三个时间点。细究这三个时间点,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方面,“贞元”(785年正月至805年八月)是唐德宗李适的年号;“丁丑”是干支(一种纪年方法)Z-,六十年循环一次。按照这种算法,丁丑年应是贞元十三年。但是参照作品

6、所叙,贞元七年的“后三年”应是贞元十年,与“后三年,岁在丁丑”在时间上相互抵希。对于具有考据癖的人來说,这无疑是一重大发现。但是对于文学创作而言,这种精确考证并无多大意义。因为作者在叙述过程中交代被叙述时间,即使这个时间段根本不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中,也能给人一种时间上的确切感,以达到追求时间明确性和完整性的目的。另一方面,作甜的叔事时间从主人公的名字上也可作大致的判断。主人公淳于券,复姓淳于,说明叙述行为时间在唐宪宗李纯继位之前,因为宪宗初名李淳,其继位后,为避讳复姓淳于改姓于。这与三个时间点毫不矛盾,还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麼。其次

7、,内容上,作者十分重视细节上的对应。比如入梦时的场景和梦醒后的场景完全吻合。这种毫无违和感的艺术效果离不开时间上的对应。最明显的是“丁丑年”,在文本中有三处对应。第一处是在梦屮,淳于券与其父通信,“父亲”在信中说在丁丑年一定会与之和见。作者并没有交代其父的生死,只是从淳于券在夢中与国王的对话可以看出他的父亲“顷左边将”。第二处是淳于券失信于国王,国王欲将他送冋时的对话“后三年,当令迎卿”,此处的三年之后看似与“丁丑年”无关,但是在后文有第三处,“后三年,岁在丁丑”。淳于雰在这一年去批,与前面的时间刚好相印证,给人以求证的快感。最后,“

8、梦中倏忽,若度一世。”[3]88梦境中的经历又通过主人公梦醒后的验证而得到印证。这种虚实相生的叙事不仅没有打彼其固有的时间顺序,而且使其前后相互印证,从而产生出特有的“预叙”效果。如“父亲”的丁丑年相见之约对应淳于券之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