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附答案

语文版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附答案

ID:30972346

大小:6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4

语文版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附答案_第1页
语文版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附答案_第2页
语文版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附答案_第3页
语文版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附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版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附答案语文版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注音中每组都有一个错的,指出并改正过来。(3分)①A.毡子(zan)B.猗郁(yi)C.外壳(ke)D.恢恢(yan)②A.淅沥(xi)B.如砥(di)C.晕圈(run)D.锤炼(chui)③A.倦怠(dai)B.干涸(gu)C.虬枝(qiu)D.婆娑(sud)2•在具体语境中解释画线词语。(8分)①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视野:②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

2、志。纵横决荡:③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主宰:坦荡如砥:3.文学常识填空。(6分)(1)《白杨礼赞》作者,原名,字_0作者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O本文体裁,选自,本文写于O(2)《囚绿记》的作者是:,原名o他是我国现代家、家。4•改正病句。(3分)(1)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2)语言是否通顺是评定好文章的标准之一。二、现代文阅读(30分)(一)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

3、,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①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②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③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④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

4、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硕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1.“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和“温和、坚强不屈”“挺拔”都是赞美白杨树的,请指出,这些词语中赞扬白杨树外在美的是(),赞扬白杨树内在美的是()。(4分)2•这段文字中的四个反问句中,和其他三个反

5、问句在反问形式上不同的一句是:(3分)3.第3、4句中画线词如果都换成2句中画线词好吗?为什么?(3分)4.选文第二、三自然段赞美白杨树角度有什么不同?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4分)5•文章结尾写楠木的目的何在?结尾的作用是什么?(4分)(二)古往今来,赞美牡丹、菊花、莲花的诗文可谓多矣;而对绿叶的赞美却鲜有所闻。或许有人说:绿叶有什么值得赞美的呢?既没有鲜艳的色彩,也没有婀娜的姿态。其实,花儿之美,是整体美。如果没有绿叶的陪衬它便会显得单调刺目,正因为有了绿叶,它才构成一个美的和谐,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绿叶长在鲜花之下,总是谦逊地

6、低着头,从来没有趾高气扬过。它不在意行人的注目礼,即使听到行人一味赞美鲜花而冷落自己的时候,也毫不嫉妒,依然兴致勃勃,忠于职守。绿叶的生命虽然短暂,然而,它却把自己的一切完完全全地奉献给了大自然。“年轻”时,它生机勃勃,青翠欲滴,把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碳,转化为人类必须的氧气;“年老”时,它脱离母体,投向大地的怀抱,“化作春泥更护花”。1.文章第1节把绿叶和鲜花进行(),突出了绿叶的()作用,表现了绿叶()的性格。(4分)2•第2节用了拟人的手法,表现了绿叶的()和()。(2分)3•第3节表现了绿叶()的精神。(2分)4.本

7、文和《白杨礼赞》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点是:0(4分)三、写作(50分)学习《白杨礼赞》的象征手法,写一篇托物言志的记叙文。要求:①通过对某种事物的具体描写,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②写500-600字。提示:①把所描写的事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联系起来,写出它的象征意义。②前半部分要着力描写事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所表现的某一特征,后半部分把它人格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