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弄明白设计和反思

我想弄明白设计和反思

ID:30974359

大小:6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我想弄明白设计和反思_第1页
我想弄明白设计和反思_第2页
我想弄明白设计和反思_第3页
我想弄明白设计和反思_第4页
我想弄明白设计和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想弄明白设计和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想弄明白教学口标:1、认识10个生字,自主积累词语,培养说话能力。2、朗读课文,感受“我”是一个爱动脑动手、有远大理想的小朋友。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孩子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认识10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结合课文进行说话训练。3、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1、通过朗读感受“我”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小朋友。2、根据句式说话。教学准备1、字词卡片。2、课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以玩具导入,板题、读题。教师出示不倒翁玩具并拆开玩具,让学生了解不倒翁之所以不倒的秘密

2、。板书课题,读题,读准“弄”字。二、检查生字预习情况,初读课文。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2、指名分节读课文。三、分节学习课文。(-)学习第一节。1、安安有哪些玩具。(1)出示“火车缺车轮,手枪少板机,坦克没炮筒,轮船散了底……”读这句。(2)质疑:哪个词不懂?省略号表明什么?2、出示“奶奶怪我太淘气,妈妈说我小调皮。”(1)想象:奶奶和妈妈会怎么说、怎么做?(2)模仿奶奶和妈妈说话。同桌互说,指名说。(3)指导读这句。3、小结:奶奶和妈妈会认为安安是个怎样的孩子?指导读第一节最后两句。4、齐读第一节。(-)学习第二节。1、导入:“我”喜欢拆弄玩具,是因为不爱自己

3、的玩具吗?(1)出示“说真的,我很爱这些玩具,/连做梦也在开坦克、飞机。”(2)指导读,读出对玩具的喜爱。2、读句与说话练习。(1)出示“汽车为什么会自己拐弯,/肚子里到底有什么东西?/飞机为什么能腾空飞起,/翅膀上到底有什么秘密?”(2)指导朗读,读出重音。(3)说话与培养问题意识训练:模仿“为什么?/到底有?”说话。(4)小结:安安拆弄玩具是想弄明白玩具的秘密。你们这时还会认为安安是个只会淘气的孩子吗?(相机进行安全教育:带电的东西不能拆。)(5)读第二节。(三)学习第三节。1、过渡:安安有话对奶奶和妈妈说,听他说什么?读第三节。2、感受“我”的远大理想:出示

4、“哼!总有这么一天,/我会把它们重新装起。/不过,要比它们大上好多好多!那是真的大轮船、大飞机……”(1)讨论:“总有这么一天”是什么时候?“重新装起”的是玩具吗?(2)领悟:安安想长大后造真的人轮船、大飞机。这是他的远大理想。3、启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4、指导读这一节,读出神气、自信的语气。四、拓展读文。引导:古今中外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从小就爱观察,爱动脑动手问个“为什么”。读故事:《爱迪生“孵蛋”》、《达尔文爱观察》。五、作业:读一读古今中外科学家小吋候的故事。我想弄明白教学反思这是一首诗歌,用儿童的语言写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内容不难。所以我对于本

5、课的教学效果有以与几点想法:—•注重培养学生质疑当学生看到课题时,我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说一说你想知道些什么?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來学习课文。二.以读代讲由于本节课的内容不难,所以我抓住了重点句指导学生读,并采用多种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如自由读、默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齐读)三.自评、互评的设立在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看到别人的闪光点,学习别人的长处,学习他人的优点,同时也是对别人的一种鼓励与欣赏。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设计了几个环节,来发散学生的思维。并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1)你有哪些想弄明白的问题?⑵如果你遇到困难解决不了,你怎么办

6、?(3)你觉得文中“我”的远大理想会实现吗?为什么?(4)你有远大的理想吗?看样才能实现呢?五•教学效果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看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放飞了自己远大的理想,并且知道了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有些学生还背下了自己喜欢的小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