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阶段提升练 岳麓版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阶段提升练 岳麓版

ID:30974928

大小:10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5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阶段提升练 岳麓版_第1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阶段提升练 岳麓版_第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阶段提升练 岳麓版_第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阶段提升练 岳麓版_第4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阶段提升练 岳麓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阶段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阶段提升练 岳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第一部分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阶段提升练岳麓版一、选择题1.(2017·安徽示范高中联考)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主要说明分封制(  )A.将建立地方政权与加强周朝统治结合起来B.巩固了西周国家政权和拓展了疆域C.使统一的社会制度在各诸侯国中普遍实行D.在当时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解析 材料中“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

2、兵,进行文化渗透”说明对少数民族的融合起到促进作用,故选D项。西周没有实现对地方政权的有效管理,故A项错误;拓展了疆域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社会制度信息,故C项错误。答案 D2.(2016·全国名校大联考二)下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等级乐队乐舞王四面八佾诸侯三面(缺北面)六佾卿大夫二面(缺北和东)四佾士一面(只有南面)二佾A.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体制互为表里B.以礼乐形式规范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C.说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D.通过礼乐等级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解析 材料体现了以礼乐形式规范贵族等级秩序,故选B项。材料中没有反映分

3、封制与宗法体制的相互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的重点不是反映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而是体现等级秩序,故C项错误;西周时期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答案 B3.(2016·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联考)认真组织会员学习,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将新的法律和规章,传达到会员,协会编印了《会员之家》宣传资料共四期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周王准备以上卿之礼赏赐管仲,管仲推辞说:“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

4、礼焉?”这反映了(  )A.贵族政治渐趋瓦解B.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C.分封制度逐渐恢复D.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解析 材料的意思是,王用上卿之礼招待管仲。管仲辞谢说:“臣是身份低贱的官员,现有天子的两个上卿国氏和高氏在。假若在春秋两季朝聘之节来受王命,将何以为礼呢?”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容可知,能够受周王上卿之礼的应该是与周王有血缘关系的,而管仲只是诸侯辅臣,却能享受到上卿之礼,说明贵族政治渐趋瓦解,故选A项。答案 A4.(2017·四川宜宾模拟)商代疆域由国王直辖区与区域外的方国构成,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这表明(  

5、)A.西周的封国缺乏自主权力B.西周国家结构相对稳定C.周王与诸侯矛盾得以解决D.周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解析 据材料“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和“周初封邦建国,各封国视周王为‘共主’,定期朝觐和提供赋役”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制较商代政治制度更有助于国家结构的稳定,故选B项。答案 B5.(2017·山东青岛模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据此推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B.“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C.“天人合一”“敬德保民”D.“天下一家”“家国一体”解析 西周时期实行宗

6、法制和分封制,说明古代政治制度以血缘为纽带,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特点,因此可推断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继承西周,呈现出“家国一体”的特点,故选D项。答案 D6.(2017·河北石家庄调研)周初,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分明,宴乐时天子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为二佾。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季氏却“八佾舞于庭”,且“士无常君,国无定臣”。这一变化根源在于(  )A.礼乐文明崩坏B.井田制度瓦解C.分封制度崩溃D.铁器牛耕使用解析 根据题目可得出,西周的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得到了瓦解,表现为礼乐制度的崩坏。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时期随着封建经济(铁犁认真组织会员学习,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7、,及时将新的法律和规章,传达到会员,协会编印了《会员之家》宣传资料共四期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牛耕的使用)的发展,加速了社会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故选D项。答案 D7.(2017·甘肃模拟)西周时期的城市建置等级比较明显,天子的都城大于诸侯的国都。战国时期,齐都临淄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商业都会,国君在此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