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_

高三历史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_

ID:30977963

大小:24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04

高三历史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__第1页
高三历史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__第2页
高三历史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__第3页
高三历史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__第4页
高三历史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_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题2016.9说明:试题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6页,第II卷为第6页至第8页。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或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象征天子

2、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B.物质富足刺激精神生活的需求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D.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2.清徐栋《牧全书》载:“天下真实紧要之官,只有二员,在内则宰相,在外则县令。”以具体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确凿无误的是A.秦代县令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郡B.元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后期其权势大大削弱C.县令是百姓日常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朝廷命官D.宰相制度在秦代首次确定下来,负责管理全国军务3.邓嗣禹曰“(隋

3、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吕思勉曰“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二者均认为科举制A.延续时间长且不断发展完善B.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徇私舞弊之弊C.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D.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4.宋制规定,御史台不能由与宰相有关系的人来担当,更不能由宰相提名推荐。因此,御史台官员与宰相的关系极为紧张。如宋神宗时御史唐垌,曾面弹王安石,且胡说一通,但神宗却不加责怪。由此可知A.王安石的刚愎自用导致被谏官弹劾B.御史台的设立有效的限制了相权认真组织会员学习,及时

4、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将新的法律和规章,传达到会员,协会编印了《会员之家》宣传资料共四期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企业家联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成都市渝中工商局、渝中区私营企业协会,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愉快、身体健康,祝各位企业家事业兴旺C.御史台设立的目的是加强君权统治D.唐垌的弹劾有效防止了官员贪污5.董仲舒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学生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由此可知以下不属于董仲舒教育主张的是A.教育要培养品德高尚的人B.人才要为国家服务C.学校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儒学人才D.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全体民众6.清末学者皮锡瑞在《

5、经学历史》中写道:前汉武、宣之间,经学大昌……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由材料可知前汉武、宣年间A.儒者治经学重在阐发义理B.儒学获得了独尊的地位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D.仅以儒学为据选拔人才7.从汉至唐,《孟子》一直被列入子部,到南宋时,《孟子》则被列入经部,成为儒家的第十三部经书。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地位仅次于孔子。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本思想深入人心B.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C.陆王心学日益兴起D.孟子在儒家中地位上升8.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规模和数量逐渐超过专门为

6、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段材料表明这一时期A.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D.商品经济发展迅速9.《史记·货殖列传》载:《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司马迁认为A.西周实行工商食官B.秦汉采取重农抑商政策C.农工商皆本,经济民生D.耕种、加工、交换本末有别10.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以前,历代王朝均没有与外国平等交往B.鸦片战争以

7、后,仅晚清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不平等C.鸦片战争使中西方关系从实质上平等变为不平等D.鸦片战争使中西方关系由朝贡体制转向条约体制11.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认真组织会员学习,及时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将新的法律和规章,传达到会员,协会编印了《会员之家》宣传资料共四期我们在这里,召开私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