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猜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ID:30982715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猜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猜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猜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猜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猜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猜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猜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猜想在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启发学生思维,尤其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们的传统教学,数学猜想能力的培养又非常的缺乏。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的培养,用现代的认知理论,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尝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学猜想教学意义教学效果  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由此可见,猜想在人类发明创造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假如没有猜想,牛顿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假如没有猜想,陈景润就完成不了哥达巴赫猜想……而在教育发展的今天,猜想教学绝不

2、是时尚的代名词,确实起到独到的教学实效。  一、猜想与数学的关系  数学与猜想自然地分成两部分:数学中的归纳类比和合情推理。众所周知,数学提供了一些学习论证推理的好机会,但是我们还要着重指出,初中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提供合情的推理。因此,我们要向各年级所有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提出:我们应该学习证明法,但是我们也要学习猜想法。  (一)猜想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先知先觉”  猜想是学生思维活动的一种“先知先觉”5,对抽象化、形式化、多样化的数学信息进行的思辨建构活动,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预测性。正是在这种错综复杂中,猜想会诱发科学的新发现,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飞跃和升华,使学生找到

3、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二)猜想是数学发展的动力  数学猜想是数学发展中最活跃、最主动、最积极的因素之一,数学猜想一旦被证实,就将转化为定理,汇入数学理论体系之中,从而丰富了数学定理,数学猜想不但促进数学理论的发展,而且也促进数学方法论的研究。  二、猜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数学猜想是让学生先猜测结果,再去验证,这样能避免枯燥的教学模式,而且也可以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就在不自觉中喜欢学习数学,学习效率就会提高。这些方面在我们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利用直觉思维解决教学难点  例,在讲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

4、相等”“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时,我拿等腰三角形纸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并进行猜想两个底角的大小关系,接着进行对折,又让学生观察折线与等腰三角形底边关系。为了让猜想具有一般性,我现在利用多媒体手段揭示猜想的结论:  ■  图1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垂直上下移动,底边两个端点同时左右移动,通过计算机的测算功能观察到两个底角相等。图2任意三角形的右端点向左边移动,只有当三角形变成等腰三角形时,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完全重合即“三线合一”。5  通过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地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猜想的内容,在初中数学中应用广泛,特别在初中平面几何中更是比比皆是。例如

5、,在探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Flash动画效果将三角形的其中两个角进行旋转,拼成如下图形,让学生提出猜想,得到三角形三个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教学效果,解决教学难点。  ■  (二)利用演绎猜想拓展解题思路  例:过Rt△ABC的直角边AB的中点D作于DE⊥AC于E,交CB的延长线于F。求证:■+■=2。直接证明结论有困难,而变换结论的形式:不论是去分母,还是通分、移项都无济于事,于是我们猜想左边两式是否分别等于1?若是如此,问题就解决了。试试证■=1。联想等积式的证明

6、方法,只要证△ADE∽△FDB,结合已知条件,不难证明,同理可证■=1,猜想在这里起了关键作用,拓展了解题思路。  ■  (三)利用归纳猜想提高能力  例:初中代数第二册182页“想一想”,判断下列格式是否成立?判断完成之后,你有什么体会?  (1)■=2■  (2)■=3■  (3)■=4■  (4)■=3■5  仔细观察,前三个式子都有这样一个特点:等式左边被开方数是带分数,分子等于整数部分的数,分母等于整数部分的数的平方数减1,可用一般式子:■=n■(n>1自然数)表示。有的学生就进行猜想三次根式,四次根式……m次根式可能均成立。经过研究确实有这样的结论:■=n■

7、(m,n均为自然数,且m>1,n>1)。学生得出上式,不是运用逻辑推理,而是运用一种数学猜想,是由直观而产生的猜想。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猜想的好习惯,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猜想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具体方法  当前数学课堂中“重知识轻过程、重证明轻猜想”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结合教材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猜想的能力,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得到落实。那么,如何结合教材进行数学猜想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在这方面的认识。  (一)树立科研意识  教师要教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