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及解决对策刍议

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及解决对策刍议

ID:30983642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及解决对策刍议_第1页
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及解决对策刍议_第2页
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及解决对策刍议_第3页
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及解决对策刍议_第4页
资源描述:

《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及解决对策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及解决对策刍议  摘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程度,决定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就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成因及解决对策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现状;成因;解决对策  一、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现状主要表现  1.对职业的倦怠  一些教师虽然热爱自己的职业,但是很少为自己制定职业目标,甚至看到朋友们个个高薪时萌生跳槽的念头。在平时工作中,自己的能力得不到认可,教得好与不好都一样,久而久之养成了倦怠心理。这种倦怠心理会久积成病,不仅伤害教师自身,还会波及

2、学生,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2.师德缺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都有一定的满足。教师也是社会普通的一员,同样对生活充满追求。一些教师把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上,如果学生违背他的意愿,就会怒火高涨,甚至开口辱骂,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差生或“刺头”“捣蛋鬼”,有的教师干脆将其安排在某个角落,只要不打扰其他学生,爱干什么干什么,不闻也不问。  3.人际关系困难  有的教师心胸不够开阔,老是想出类拔萃,什么事情都想“4一枝独秀”。然而,现实却并没有给予他们特殊的优待和奖励。如职称评定,一些教师对评“奖”“优”的期望值很

3、高,然而反复参评却无结果,渐渐滋生疏远、漠视的心理。他们将这种心理带到课堂或生活中,与人交往越来越少,将别人善意的眼光异样化,渐渐成了“孤家寡人”。  4.社会关系的烦恼  在特别强调人脉的现代社会里,人际关系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命运。因而很少同外界打交道的教师则只能望而兴叹了。宿舍―办公室―课堂,成了教师每一天的生活轨迹,很多毕业班的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将很多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之中,很少与社会接触,与亲朋好友的沟通也很少。  二、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1.社会压力巨大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学校的管理者缺乏民主,对教师缺乏应有

4、的尊重,用教育行政向教师施加压力,使教师心情不舒畅。教师要保住自己的“饭碗”,就要进行紧张的学习充电。进修、培训不但要教师支付较多的费用,而且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济的拮据、精神的紧张,容易使教师产生心理疾病。  2.社会地位不高  温家宝同志在出席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的讲话中指出:“让教师成为最受尊重、最令人羡慕的职业。”4教师的地位好像因此提高了,但现实并非如此。很多在职教师纷纷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试问:如果教师这一职业令人羡慕,为什么不争着考进教师阵营呢?主要原因是: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待遇低,权利和义务不完全统一,付出多回报少,难以满

5、足必要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  3.教师心理冲突  要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这是社会对教师的期望与要求,但教师的实际角色水平有时难以适应:在边远山区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无人管束,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有的教师在教学上费尽心力,却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不服从管理而出现“顶牛”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家长又不理解、不配合;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感情日渐淡薄,“仇教”心理严重,这些给教师带来的挫败感,引起教师内心的冲突。  4.人际关系失调  许多教师人际交往的不和谐引起许多心理问题。如,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又不愿同别人交流;未得到

6、领导及他人的重视而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想法,心情压抑、忧郁;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往往迁怒他人。  三、解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1.主管部门要努力为教师“松绑”  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积极为教师提供充分发展的条件;帮助教师解除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减轻教师的压力;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为辛勤工作的教师提供体验成功、实现自我的机会;要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2.学校要积极为教师“减压”4  学校管理要突出以师为本,发扬民主;建立有张有弛的工作秩序,营造和谐健康的氛围,开展有益的娱乐活动。要确实走近教师,在工作上积极

7、引导,在生活上倾心帮助。  3.社会要理解和关怀教师  全社会要真正营造出一种“尊师重教”的氛围,理解、支持教师的工作,宽容教师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  4.教师要增强学习意识  每一位教师都要树立“终身读书学习”的意识,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作一种责任和需求,自觉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学习实践,促进自身发展。  5.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心病终需心药治”。教师本身要想保持健康的心理,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工作,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辩证地看待自身的优缺点。  教育家叶澜说过:“不实现教师的精神解放,不激活教师精神生命的活力,就不可能有真实意义,直

8、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转型。”这表明重视教师的精神解放,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实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极为重要。让我们一起来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