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

高职学生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

ID:30984510

大小:11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5

高职学生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_第1页
高职学生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_第2页
高职学生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_第3页
高职学生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_第4页
高职学生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学生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学生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  内容摘要:文章从几个方面论述了高职学生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分析了高职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和评价核心。体系构建具体实施以网络平台建设为依托。实施方法因不同的高职课程类型而异。目前出现的瓶颈主要在于网络评价平台建设的滞后,关键在于教师评价技能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教育形成性评价体系政策导向构建思路  一.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1.高职教育政策导向  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必然要在学生评价体系改革方面进行大量探索并勇于付诸实践。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步伐坚定而有力。而作为教育评价的核心

2、部分,学生评价体系自然被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纳入教育管理部门的视野,在历年的教育改革文件中多有不同程度的涉及。教高[2002]02号文件指出要“采用多种考试方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改革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8。[2006]14号文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要求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则要求把企业考核纳入到整个教学评价体系中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

3、要(2010――2020年)》对高职人才评价提出更具体的要求:评价标准力求科学多样,评价主体多方参与。并特别强调了“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评价方式力求多样化。《国家高职教育发展(2010-2015)年规划纲要》要求要集成多种考核评价方式的优点,建立科学化、社会化的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体系,并把“对学习过程跟踪反馈”这种形成性评价方式作为重要的考评方式之一。由上可见,认真落实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有关政策,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其必然的要求。  2.目前我国高职学生评价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高职教育的实践发展远远跟不上理论发展的要求。尽管形成性评价的理论研究逐渐受

4、到关注,但在高职院校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传统的终结性的考核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终结性的评价方式以甄别、鉴定、选拔为主要功能,注重对学科知识的评价,局限于对学生记忆力,思维能力的考核,忽视了对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实践能力、学习能力、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的考核。传统的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形成和全面的发展。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职教育的发展呼唤着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建立和完善,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是完善我国高职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  3.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的要求8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

5、人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体现了高职教学过程实践性的要求。形成性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开放性等方面,是实现高职教育教学过程开放性的重要手段和形式。教学过程的职业性要求高职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核心,要以培养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职业岗位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体现了教学过程职业化的要求。  高职教育评价要求把企业也纳入到评价的主体之列――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主

6、体多元化的特点使这种评价要求成为必然和可能。  总之,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体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的要求。  4.现代教育理念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形成性评价理论是当代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本主义思潮在教育方面必然反映,是建构主义学习观、情境认知论的在教学评价方面的具体体现。  形成性评价相对于终结性评价而言。1967年,斯恩瑞文(scriven)在《评价方法论》一书中,首先明确指出形成性评价(formativeassessment)和终结性评价的思想,形成性评价也被称为过程性评价或真实性评价。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本主义思潮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直接影响了我国教育

7、改革和实践。人本主义派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基于人本主义哲学理念,形成性评价尊重学生个性化,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8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学习是主体依旧自己的经验内在建构的过程,形成性评价突出了知识价值性、主体建构性,重视学生知识的探究能力、建构能力,重视学生学习的个人体验,帮助学生发展自我意识,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根据情境认知观,知识是通过社会中的人们的生活实践自然出现的。评价是评价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评价必须尽可能接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