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悠悠漫校园

古韵悠悠漫校园

ID:30984853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古韵悠悠漫校园_第1页
古韵悠悠漫校园_第2页
古韵悠悠漫校园_第3页
古韵悠悠漫校园_第4页
古韵悠悠漫校园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韵悠悠漫校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韵悠悠漫校园  接龙镇素以吹打闻名而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盛誉,2006年,接龙吹打名列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创建于1938年的接龙小学,目前共有教职工58人,学生900余人,占地7348平方米。学校所在地――接龙镇,是重庆市命名的“民间吹打之乡”。这里的民间吹打、梆鼓舞、连萧、儿歌等家喻户晓,几乎人人都能来一手。尤其是民间吹打乐多次在区、市级表演,新闻媒体曾多次进行专题报道。1999年接龙民间吹打乐《闹春》参加重庆市首届民间吹打乐比赛获特等奖,2006年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吹打乐比赛获特别优秀奖。2006年接龙吹打乐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吹歌比赛获特别优秀奖。 

2、 一、古韵悠悠艺以赋质  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化,学生喜好易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拓展艺术教育的好教材。  近年来,接龙小学立足山区,面向农村,以“传承民间艺术,弘扬民族文化”为办学特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品位和办学风格。学校把艺术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内涵发展的突破口和生长点,将民间吹打传承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将民间吹打教材融进音乐课堂教学之中,专职音乐老师负责在三至六年级音乐课中学习地方特色课程,让学生初步了解感知接龙吹打乐文化,教会学生基础的接龙吹打知识及技法,激发学生对地方课程――“接龙吹打”的学习兴趣。5  学校从

3、1998年起,在三至六年级学生中组建了约60人的少儿吹打乐队,将民间吹打引进课堂,与基础学科有机结合,通过学习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培养学生基本的演奏技能,增强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学校安排专人在每周二、四下午负责接龙吹打乐训练,将队员分班进行阶梯性传承训练,要求训练有记载,学校分管行政按时检查乐队的训练情况,并作好检查记录。  与此同时,学校不断投入资金用于此项工作,努力为学生传承接龙吹打乐营造一个优美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现有接龙吹打训练室1间,舞蹈编排室1间,接龙吹打乐器室1间,接龙吹打乐器100余件,广场音响1套。学校每年用于外聘专业教师工资、乐器维护

4、和添置唢呐哨子等费用近万元。  学校每年举办为期3至5天的校园艺术节,参与学生1500余人次,到会家长2000余人次,让民间吹打节目在艺术节上演出,向社会各界展示学校传承民间文化特色成果,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排练的节目参加镇、区及以上文艺演出多次获得好评,2000年编排接龙吹打节目《乡趣》参加巴南区区文艺调演获二等奖;2002年编排接龙吹打节目《笑声飞遍接龙山》获区文艺调演二等奖和创作奖,同年参加重庆市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文艺调演获三等奖;2009年接龙吹打节目《橘子红了》参加巴南区“红领巾论坛”展演获得好评;2012年编排的接龙吹打节目《吹起唢呐响四方》代表接龙

5、镇参加重庆电视台“天天红歌会”5摄像活动,同年参加巴南区中小学生才艺大赛获得一等奖。在每年学校的艺术节上,少儿接龙吹打节目总是带给所有来宾和家长不同的惊喜。学校的少儿接龙吹打在2001年被重庆卫视《成长》栏目专题报道,曾被重庆“金母带”影视制作组、巴南“教育之窗”以及国内几十家媒体采访报道过。2011年2月,该校被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授予“特色文化基地(民间吹打)”;2012年6月,学校被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命名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  二、铺就蓝图描绘锦绣  (一)学校发展目标  学校领导重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把学校艺术教育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中,成立了艺

6、术学科教研组。选派艺术教师参加市、区级各类培训,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从师资力量上保证艺术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1.学校通过开展传承民间艺术,宏扬民间文化的系列活动,逐渐探索出一套结合本地民间文化资源,以开展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开发学生潜能、以美塑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理论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  2.学校将民间音乐、美术、文学与现代音乐、美术、文学有机结合,艺术教育、美育与其他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推动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从而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上升,使学校的教育优势进一步明显,进而成为区级示范小学,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内在

7、潜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现已初步形成学校特有的管理特色。接龙小学有一支少儿吹打乐队已经是广为人知的事情。  (二)教师发展目标  1.学校遵循“师高弟子强”5的理念,先着手提高教师的美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美学修养,通过派教师外出学习、请相关专家来校办讲座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现已初具成效。特别是在镇政府的组织下,成立的女子吹打乐队,在重庆市都是罕见的。  2.探索出一套以艺术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和学方式;师生间建立起民主、平等、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