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考作文自主命题回顾与思考

江苏省高考作文自主命题回顾与思考

ID:30985649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江苏省高考作文自主命题回顾与思考_第1页
江苏省高考作文自主命题回顾与思考_第2页
江苏省高考作文自主命题回顾与思考_第3页
江苏省高考作文自主命题回顾与思考_第4页
江苏省高考作文自主命题回顾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考作文自主命题回顾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江苏省高考作文自主命题回顾与思考  2004年2月19日,教育部宣布新增九省市高考自主命题,江苏省也在其中。转眼间,江苏省高考自主命题走过了九年的历程,从现实背景和历史发展轨迹的角度对此进行扫视,无疑能从一个侧面看到全国高考自主命题尤其是作文命题所走的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这一横断面不仅可以看到伴随新课程、新课改推进的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状态,也为今后高考命题更为规范化和制度化提供一个参考。  一、九年回顾:看上去很美――期望美丽而缺憾不断的跌宕历程  按照命题所蕴含的思想内容、文化特质和与时代的关联性,我们把江苏省九年的作文题粗线条梳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

2、)第一阶段(2004-2005年),底蕴深厚:一个晦涩而定位失当的共识  江苏是人们公认的文化大省与教育大省。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仅江苏一地便有44科状元,居全国之首,可见江苏人文鼎盛与教育发达;如今江苏省经济与教育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基于这样的历史积淀与现实环境,期许文化底蕴深厚,期许命题积淀厚重,江苏省高考自主命题一开始便有了一个较高的自我定位,而且全省上下形成了共识。  开篇之作,2004年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此题源于《论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2005年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则取自元代文人乔梦符谈写“乐府”的章法时提出“凤

3、头”“猪肚”“豹尾”6之喻。  两年的命题,出发点都定位于文化教育大省,文题都取自历史典籍,呈现底蕴深厚的特征,结果却是形成期许很高而落脚失重,期望美丽而操作无措的尴尬局面。更始料不及的是,后遗症影响深远。此后若干年考生以为只要写古人就是文化作文,以至于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何永康教授后来说:“一到6月7日,古代名人就忙得不得了:屈原不停地跳下汩罗江,变成了跳水运动员;项羽不停地自杀,剑放在脖子上拿不下来;韩信干脆赖在别人胯下不起来。”  同时期全国各地的作文命题时有亮点,跟江苏卷形成了鲜明的比照。2004年,有着眼于现代生活与现实处境的,

4、如上海卷“忙”;有关注生活与立身处世的,如全国卷(甘肃、青海等地区)“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北京卷“包容”。2005年,山东卷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上海卷以“文化生活三个镜头的影响”为话题,北京卷的“安”,广东卷的“纪念”等。  (二)第二阶段(2006-2009年),拥抱生活:一个简单而定位清醒的常识  经历了最初文题注重文化味的探索之后,命题者基于社会舆论的分析和阅卷的基本状况,找到了命题的基本立足点,那就是现实性要强、生活味要浓,不仅要学生容易理解还要学生有话说。于是社会舆论形成了一些基本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命题面向大众、走向学生、正视现实的

5、道路。6  2006年,作文命题依然坚持话题作文,但却有打破江苏省连续三年为话题作文的固定命题模式的倾向(当年全国多个地方不约而同开始了命题作文),作文题“人与路”让人眼前一亮。  2007到2009年江苏省进入了命题作文时代。直到今天,这一方式依然是主角。话题作文相对宽泛,给考生的束缚与限制少,容易展示考生才情,但套作宿构问题突出,考生用考前精心准备的套作去获取高分,严重影响了评分的信度。而命题作文考查了考生对题目理解的准确程度,考查学生对写作对象本身的认识、理解的深刻程度,把握得愈准确,理解得愈深刻,作文才愈可能得到高分,这样使作文评分能体现出较好的区

6、分度。  2006年“人与路”侧重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路”之间的辩证关系,2007年“怀想天空”侧重探究人的精神宇宙,2008年“好奇心”侧重人的内心世界的挖掘,2009年“品味时尚”则侧重人与时代潮流的相互影响,这些题目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的要求,同时命题关注时代,拥抱现实,坚定不移地走时代性生活化道路,把学生的写作视野引向关注身边的事,引向关注身边的物,较好地体现了高考作文命题的价值引导功能。  这

7、几年的命题进入了佳境,年年有可圈可点之处。命题实现了从虚实结合、空灵飘逸、追求积淀深厚和文采浮华,到平实简明、质朴精练、追求严谨朴实和生活气息浓郁的转变,体现了命题者对朴实文风的追求。命题立意没有限制,呈现开放性;文体没有倾向,呈现多元化;题材没有导向,呈现多样性。6  (三)第三阶段(2010-2012年),回到昨天:一个明确而定位失误的认识  作文立意无所谓高低,只要表达的是发自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抒发的是源于生活的喜怒哀乐,就应该得到宽容的首肯与热隋的鼓励。  但是,从2010年开始的命题则失去了与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时代的发展步伐共振的基础,令人失望。2

8、010年的题目是“绿色生活”。这是一个有着高尚和美好愿望的命题。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