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自平衡多级离心泵的设计简述

高效自平衡多级离心泵的设计简述

ID:30987629

大小:6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5

高效自平衡多级离心泵的设计简述_第1页
高效自平衡多级离心泵的设计简述_第2页
高效自平衡多级离心泵的设计简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效自平衡多级离心泵的设计简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效自平衡多级离心泵的设计简述ZD型高效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其设计的基础在于泵组运行全过程的实用安全性、经济性、无故障运行能力以及低的维修费用。该泵的主要设计特点简述如下:1.先进的组合模块化的设计,大量使用经过长期运行考验的局部组件,零部件具有高度的可互换性。2•高强度、高质量材料以及多种选择的进、出口法兰和接管设计,捉高了泵很高的许用接管载荷,高强度、高质量泵壳结构材料结构紧密使用寿命是普通铸件的5倍,过流部位叶轮、导叶采用精密铸造,光滑平整比普通铸件效率提高2%以上。可随吋满足用户特殊情况下系统的特定要求。3•快速的装配和拆卸设计,允许水泵在

2、不拆卸泵休和进、出口管路的情况下更换密封、轴承部件,保证了少的大修和检查时间。4•高效率、高可靠性、低成木的组合。通过叶轮和导叶的最佳搭配,以及合理的配合间隙和较宽的轴向节流设计,使ZD型高压多级离心泵在长期运行后仍然能保持其高度的稳定性和极高的运行效率。5.良好的汽蚀性能。采用优秀的叶轮水力模型或特殊的双吸叶轮结构,用户无需另外配置前置泵或捉高进水箱的高度。6.对称布置叶轮的转子部件,转子部件上叶轮分高低压区两端,轴向力相互抵消而平衡,泵变工况运行的瞬吋轴向力和凶加工误差及螺旋密封而产生的残余轴向力,由轴承部件的推力承载机构承担,该类泵取消了平

3、衡盘或平衡鼓等轴向力平衡机构,完全避免免了因泵工况变化瞬时,平衡盘或平衡鼓失效造成转子抱死、零件损坏、断轴、甚至烧毁电机事故的发生。7•安全的泵体密封设计。根据不同的压力及结构,泵体采用金屈面对金屈面的硬密封或0型圈密封。8.根据用户要求,可增加屮间抽头及最小流量系统。9.泵可以在不拆卸进、岀口管路的情况下更换轴承、密封。10•泵采用对称布置,可基本消除轴向力,残余轴向力由一对背靠背的角接触球轴承承受。11•曲于无平衡装置,即无平衡盘的园盘摩擦损失又无平衡回流损失,所以泵效率比同类别多级泵提高5-14%,12.由于无平衡装置,彻底解决因平衡装置失

4、效而导致泵平衡盘和平衡盘座的磨损或转子咬死等各种故障,大大延长泵的使用寿命。13•安全的泵体密封设计。根据不同的压力及结构,泵体采用金屈面对金屈面的硬密封和金属缠绕垫或0型圈密封。九14.独特的结构强度设计。允许泵的单级扬程达1.5MpaX(150m),出口压力可达18Mpa(总扬程1800m),并且使轴承和转子组成的芯包部件不受温度变化的彩响,具有优秀的抗热冲击性能。15.采用集装式机械密封时因无轴向窜动,彻底克服了老型多级泵轴向窜动时机械密封动静环磨面因接触不良而失效。在实际运行中,做到了滴水不漏。自平衡多级泵的结构特点自平衡多级泵的吸入口可

5、以垂直向上或水平、排出口垂直向上布置。主耍有:进水段、中段、出水段、次级进水段、正导叶、反导叶、正叶轮、反叶轮、轴、节流套、减压装置、挡套、轴承体、过渡管等零件组成;屮段由高强度的穿杠螺栓和进出水段联接,泵的进水段、中段、出水段之间的密封面均采用二硫化鋁润滑脂金属面硬密封;转子rh装在轴上的正叶轮、节流减压装置、反叶轮、轴套、轴承挡套等零件组成;轴承采用”固■游式〃干油润滑结构,驱动端采用圆柱滚了轴承,末端采用角接触球轴承;泵的工作室由进水段、中段、出水段、次级进水段、正导叶、反导叶、过渡管等组成;转了部分与固定部分之间装有密封环、导叶套等进行密

6、封,当密封环和导叶套的磨损程度已影响泵的工作性能时应及时予以更换;轴的密封形式有机械密封和填料密封两种。泵采用填料密封时,填料环的位置安放要正确,填料的松紧程度必须适当,以液体能一滴一滴渗出为宜。泵各种密封元件装在密封腔内,腔内要通入一定压力的水,起水封、水冷及水润滑作用。在轴封处装有可更换的轴套,以保护泵轴;泵可以在不拆卸进、出口管路的情况下更换轴承、密封。该系列泵通过弹性柱销联轴器或膜片联轴器由原动机直接驱动。从原动机方向看,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