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首都文化的哲学思考

关于首都文化的哲学思考

ID:30987750

大小:61.3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5

关于首都文化的哲学思考_第1页
关于首都文化的哲学思考_第2页
关于首都文化的哲学思考_第3页
关于首都文化的哲学思考_第4页
关于首都文化的哲学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首都文化的哲学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首都文化的哲学思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首次提出了建设“首都文化”的概念,对首都发展什么样的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市委书记蔡奇强调,要集中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把北京建设成为弘扬中华文明与引领时代潮流的文化名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首都文化”的提出是求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和怎样建设首都”历史命题的一个重要成果。如何在这面旗帜下凝聚最大的共识,把这个理论创新运用于首都建设的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用马

2、克思主义哲学对首都文化进行具体分析,有利于科学认识的形成,有助于更精准地指导实践。全面历史地把握首都文化的内涵蔡奇同志提出,首都文化主要包括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这为我们理解首都文化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在变迁发展中把握古都文化。当我们谈及古都文化,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以故宫、天坛为代表的老城,这些地区是古都文化的杰出作品,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淀结晶。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它从原始时代北京人的居住地,逐步演化为华北平原的居民点,其间的历史变迁和悠久的文明

3、进程更具有永恒的价值。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撰著的《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一书,从地理环境影响的视角阐述了北京城市发展的历程,帮助我们从北京的生态变化和历史地理的角度去重新认识北京、了解北京。北京城市中心的变迁和城市规划的调整凝结着祖先的智慧,这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尊重,以及对一个宜居宜业美好家园的向往。如果这样长焦距、大口径地审视古都北京,既可以看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物化,也能够发现北京追求和谐宜居都城的文化基因。在时代传承中把握红色文化。北京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形成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1923年,长辛店

4、铁路工人掀起“二七”大罢工,“北方的红星”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些作为红色文化的代表是毋庸置疑的。1937年,卢沟桥畔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第一枪,佟麟阁、张自忠等爱国将领以家国为念、浴血报国,令人景仰。这样的文化遗存无疑应纳入红色文化的版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下的二七厂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制造了新中国第一台内燃液力传动机,今天又积极响应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要求,主动进行转型升级。这样的历史记忆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今天的红色文化意蕴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

5、伟大事业舍弃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丰碑。在融合发展中把握京味文化。对京味文化的认识要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语境下进行,避免陷入僵化封闭的窠臼,割裂京味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聯系。历史上,由于都城的特殊地位,北京自然而然地成为各民族文化沟通交流的重要场所。北京也以其海纳百川的胸怀、开放包容的气度接受不同文化的融合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有些今天看来地道纯粹的京味文化,曾经也是不同文化交融的产物。细细观察北京的语言、建筑、饮食、礼仪、曲艺等领域,不难发现其他地域的踪迹。被誉为国粹的京剧,就缘起于200

6、年前的徽班进京。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大家各有坚守、又相互借鉴的广泛合作,才融汇发展出缤纷绚烂的京味文化。正如今天的京味文化恰恰代表了一种立足本来、吸收外来、在多元主体中把握创新文化。北京作为国家创新重镇,更需要关注不同创新主体代表的共同而又有差异的创新文化。特别是担负着科技创新主力军职责的“国家队”,以基础性的原始创新为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保驾护航。作为国家航天的发祥地,伴随着航天事业发展而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属于全民族更属于北京。位于北京的中国中车、中国通号等大型国企领跑世界轨道

7、交通产业的发展,既是国家的金名片,也是北京的金名片。北京的创新文化既有善于发现、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胆识,也包含敢于担当、追求卓越、不断超越的气魄。在系统中把握首都文化的战略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是灵魂》中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推进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不仅是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应有之义,也自然贯穿其他三个中心的建设之中。首都文化为全国政治中心

8、建设凝聚向心力。“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京师历来被视为各地之典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各项工作都具有代表性和指向性,已经成为首都干部群众的自我期许和行为准则。无疑就是这种文化的力量,凝聚起2000多万首都人民磅礴的精神力量。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爱党爱国是嵌入首都文化血脉的永恒基因。无论在革命时期,还是建设发展时期,首都文化始终保持讲政治、顾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