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审问意识

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审问意识

ID:30989418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5

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审问意识_第1页
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审问意识_第2页
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审问意识_第3页
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审问意识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审问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审问意识  “审问”是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一种积极的学习策略。那么,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问意识呢?笔者愿意把一点浅陋的体会和大家交流。  一、还权与“民”,让学生能问  新课标提出,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是课堂的组织者。因此,应端正思想认识,从知识灌输转向思维训练,从教师本位观转向学生主体观,从分数至上转向问题为重。应努力把学生从教师琐碎的甚至是不切实际的习题中解放出来,使学生能够主动阅读、主动发现、主动探求。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教学犹如建构智慧的大厦,教师就是这智

2、慧大厦的脚手架。教学之始,教师需要给予一定的示范、讲解和指导等,随着教学的进行,学生理解力和提问技能的发展,教师就应该逐渐地越来越多地让位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大胆为学生松绑,还阅读的大权给学生,这样就能唤醒学生的审问意识,学生的头脑将不再是有待被填满的容器,而成为一个被点燃的火把。  二、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才能对学习产生一种生的潜能。”4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改变过去的讲、问,学生听、答的状况.传统的教学怕学生提问,扰乱教学思路,因此学生根本就不敢问,只做一个“听众”。如今课程改革,学生是学习

3、的主人,教师应培养学生生疑、质疑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会思考能感悟的具有独立自由思想的人。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可以对某一个问题产生分歧,并在激烈的讨论和积极的求证中去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明白,谁都不是至高无上的权威,只要有理由就可以颠覆,无论是教材还是老师,都能提出疑问。“我爱我师,更爱真理。”  三、及时鼓励,让学生想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及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4这段话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正确地

4、对待学生的提问指明了方向。过去,我们总认为只要把字词、内容、主题和写作方法讲清楚就行了,对学生的提问不加重视。如今在阅读教学中,须把鼓励学生的提问放在首位,并对学生的提问予于及时强化。有时候学生的提问可能是幼稚的,或者是没有价值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教师也一样给予关注,认真倾听,肯定学生的大胆行为,找出学生提问中的闪光点。在学生提问后,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是次要的,还是重要的;是紧扣原题的,还是离题万里的,均需一视同仁地作出回答。即使不回答,我也要给学生一个合理的说明。例如:在教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一文时,当说到胡屠户提着一副猪大肠到他亲家时,有的同学说,猪

5、大肠好吃,是好菜,为什么说胡屠户看不起他亲家呢?问题一出,课堂里学生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起来。对此,我并没有制止,我首先肯定他读书读得细致,敢提问,有胆量,然后指出这个问题虽然不是课文的关键所在,但是却可以由此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然后我写出孔子说的一句话“肉不方不食”,学生展开讨论,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了一层。提问的学生面露喜色,充满了成功的欢愉。  四、精心引导,授人以渔  其一,教会学生进入相似情境,品读质疑。  在我的引导下,我的学生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当在阅读中有不能理解的地方,就会问自己“在我的生活中,与此相似的情境是什么?”“在那样

6、的情境中,我当时真实的心理感受或做法是怎样的?”“文中的与我的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如此三问,打开了学生深入探索挖掘的局面,提高了学生的质疑品悟能力。  其二,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采用讨论法,激发学生的灵感,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湖心亭看雪》一文时,在熟读课文的情况下,我给各小组分配了任务,让每个成员都提出问题,然后每组选出认为最有价值的两个问题出来,然后集中起来,淘汰重复的问题,打乱顺序,再分给各小组讨论,评出答得最好的组来。也可以把其中大家都关注的问题,让各小组都讨论,比一比哪一组回答得最好。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发展和深化了学生思

7、维。  其三,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展开质疑。  执教《台阶》一文时,我问学生:“文中的父亲新屋落成后,快乐吗?”说法不一,我让他们分别从文中找出证据来。得出结论后,我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结果又有很多同学问:“4为什么在建房之前和建房过程中,父亲快乐,但当新房落成后却不快乐呢?”如此,让学生在一个大问题的引领下,不停地提出疑问,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下去,很好地掌握了课文的精髓。  其四,针对文本教给具体方法,使学生“会问”  执教《湖心亭看雪》一文时,我在学生弄懂文本的基础上,想通过一些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探求作者内心微妙的思想情感以及课文语言的精妙

8、。我想让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