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课堂上的角色转变

谈数学课堂上的角色转变

ID:30990042

大小:10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谈数学课堂上的角色转变_第1页
谈数学课堂上的角色转变_第2页
谈数学课堂上的角色转变_第3页
谈数学课堂上的角色转变_第4页
谈数学课堂上的角色转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数学课堂上的角色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数学课堂上的角色转变  在高中数学中,平面解析几何是初中内容的延伸,是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一块内容,所以在研究《高中数学自主创新性学习》这一课题时,我选择《圆与方程》这一章进行实验。我先课前精心设计好教学问题和导引,让学生上讲台扮演老师讲解新题和习题,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热情和动机。  在《圆与方程》这一章中,有《直线与圆》一节内容。上这节课前,我做了充分准备,精心设计了教学思路和例题,还编写了学案。上课后,我则扮演学生,聆听“老师”上课。  一、情境引入  已知直线l:x-y+2=0和圆C:x+y=4,试判断它们的位置关系。  这一题,我让数

2、学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的学生顾晓青上台做老师。“顾老师”从容走上讲台,先画出了已知的圆和直线,接着提问学生:①圆心是什么?半径是什么?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什么?学生很快得出答案: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2=r,所以直线与圆相交。  二、新课探究  直线Ax+By+C=0与圆C:(x-a)+(y-b)=r位置关系及判断:  有了“顾老师”这位榜样,学生都跃跃欲试,争着上去当一回老师,所以我挑了一位成绩一般的学生罗晶上去。学生都很能干,模仿我平时上课的样子,用提问的方式把知识点一个个填满了,最后“罗老师”5还让同学们把书本打开划好这一块的重点知识,做得非常细致。  接下来当堂练习

3、:判断下列各组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l:x+y-1=0,C:x+y=4;  (2)l:4x-36-8=0,C:x+(y+1)=1;  (3)l:x+y-4=0,C:x+y+2x=0.  这块内容很简单,我找了三位学生,每人上黑板板演一道题。因为本课学生听课热情高,效率高,所以都解答得非常规范,而且正确。  三、例题讲解  例1.(1)过圆C:x+y=4上一点A(1,),作圆的切线l,求切线l的方程。  (2)自点A(-1,4)作圆C:(x-2)+(y-3)=1的切线l,求切线l的方程。  总结:求过定点A的圆的切线方程的注意点:  (1)判断点A与圆的位置关系,确定切线的条数

4、:  ①点A在圆上时,切线有?摇?摇?摇?摇条;②点A在圆外时,切线有?摇?摇?摇?摇条。  (2)点A在圆外,利用斜率求切线方程时,发现斜率k只有一解,说明了什么?  例题讲解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是知识的综合应用。所以我选了班长王志豪上讲台做老师。“王老师”告诉同学们,做题要数形结合,所以先画了图,然后提问:直线的方程有几个形式?本题我们应该选择哪个形式?学生异口同声回答道:点斜式。5  于是“王老师”利用设斜率的方式,很快把答案求出来了。  在第二个问题中,“王老师”没有急忙画图,而是按第一小题的方法把答案板演给学生看。同学们也觉得非常对,于是作为学生的我按捺不住了,举手问“王老师

5、”:根据我画的图来看,应该有两条切线,怎么解出来会少了一条呢?  “王老师”还是蛮聪明的,脑袋一拍:“哦,原来我忘了还有一条斜率不存在的直线了!”同学们也连忙“噢”起来。  最后在我的帮助下,“王老师”还完整地总结了求圆的切线这一类题的解法。  例2.光线l过点P(1,-1),经y轴反射后与圆C:(x-4)+(y-4)=1相切,  (1)求入射光线l所在的直线方程;  (2)求光线从P点到切点的路线长。  这一个题综合的知识很多,我怕小老师上讲台找不到思路会尴尬,所以先让同学们动笔画图,提醒数形结合这个思想。接下来,我让有点小聪明的刘明铭上台做老师。第一小问,由于学生对初中物理中的入射

6、光线和反射光线遗忘较多,所以连“刘老师”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脸红红地站着,不过他立即低声说:“请‘何同学’来说一下思路。”于是我站起来,把关键的物理知识分析一下,“刘老师”趁机提问几个学生,三下五除二就把问题解决了。下课铃声也就在这个时候响起,没有时间让小老师总结了,但是本堂课让我对学生有了全新的认识,学生更是受益匪浅。  四、课后反思5  (一)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为学而教”,固守“教师―知识―学生”的教学思路。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

7、》、《课堂教学论》等理论书籍,我提高了认识,转变了观念,认为课堂教学中必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恪守“为学而教”的观念,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探索“教师―学生―发展”的教学思路,即教师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探究、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努力设计合理有效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仅起组织、引导作用。  (二)明确方向,扬长避短,指导学生创新学习。  本堂课知识目标明确,小老师讲解到位,学生听课效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