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办学的困惑及建议

农村办学的困惑及建议

ID:30990481

大小:58.9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1-05

农村办学的困惑及建议_第1页
农村办学的困惑及建议_第2页
农村办学的困惑及建议_第3页
农村办学的困惑及建议_第4页
农村办学的困惑及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办学的困惑及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办学的困惑及建议西河底中学牛玉峰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步步走近,农村城市化的趋势逐步加快。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人口向城镇集中的速度加快,使得农村初中的入学人数呈连续下降趋势,农村初中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针对这样的情况,如何解决农村初中办学的瓶颈,如何进行创新的学校管理,如何最大程度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如何创办一所有特色、有质量的学校,我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农村初中办学存在的问题(一)教育观念滞后目前,我县部分中学的办学仍在应试教育的思想圈内徘徊。教育观念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办

2、学目标单一。学校没有很好地做到“五育并举”,认为学校只要抓好升学率,能为上一级学校输送较多的生源,成绩就大,办学就好,这与“教育服务经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学生全面素质”的办学目标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二是把学生分数看得比黄金还贵,校长靠它来升迁,老师靠它来拿奖金,学校靠它招探学生。于是学校的各种管理都以分数为核心,学校看的是分数,老师要的是分数,班主任盯的是分数。管理的袪码则重重的倾向于教学时间的增加上,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阳光体育、少年宫开展几乎不可能实现。(二)教育经费紧张教育实行转移支付,能

3、保证了教学的正常运转,但学生数逐年下降,经费越来越少。加之,过去在农村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日渐显现,比如:危改资金缺口大,及时维修改造困难;基础教育设施设备损坏、资源浪费严重,常常出现捉襟见肘的尴尬情景。(三)教师队伍不精近些年来,学校基本一直没有补充有专业的教师,如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教师高层次学历、复合型、能掌握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合格教师欠缺,整体素质不高。(四)教育改革欠深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校的教育改革力度还欠深,发展步伐还不快。主要表现在教学活动

4、单一,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教科研氛围不浓,活动浅薄,还停留在备课、听课、等常规层次上,纵深研究机制不到位,成效不明显。学校分配机制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吃大锅饭等分配不公”和“教学岗位的人少、非教学岗位的人多等人员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导致教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不高,教育合力不强,严重制约着农村初中教育的发展。二、农村办学的困惑及建议针对这些制约农村初中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只有加大教育创新力度,才能激活人力资源才能促进学校发展。(一)转变管理理念,提升办学品位为了适应社会发

5、展对于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基础教育将对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内容更新,课程改革管理体系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新的一轮的课程改革。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能否成功,新课程中新的教育理念能否变成现实,学校管理的理念起着关键的作用。1.不断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要求变学科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的“主本”观。强调“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也是人”。这样才能有利于每个学生全面、和谐、充分、持续地发展。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变化也都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6、”的“以人为本”理念。这就要求学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时,必须要尊重学生、尊重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新课程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就是在学校管理上,变刚性的集中统一管理为宽松和谐的“师本”管理,更加注重利用教师的创新性去创设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新课程下的“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就是要提倡从课改前的领导权力本位走向教师能动本位,使教师真正成学校管理的主人,突出教师工作的灵活性、创造性、全能性的特点,打破种种束缚教师的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枷锁,形成宽松和谐,高度凝聚和富于创造的管理机制和活动空间。2.

7、不断加强个性化的管理理念学校课程的开发,必须彻底打破“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多样化的课程、个性化的教育观将使学校的办学特色得以凸显,实施个性化管理,要求学校的管理从本地区、本校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出自己专业特色的学校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提供广阔的空间。比如学校打课间操时间师生可以一起打太极拳、做武术操等师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即丰富了校园文化,也锻炼了师生的身心。每天下午设定两节兴趣课,开设篮球、足球、围棋、声乐、器乐、美术等兴趣班,让学生自由组合,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

8、习,这样不仅学生乐在其中,同时也陶冶了情操。另外,个性化管理还要求学校的评价模式要从单一化转向评价模式的多元化。传统教育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尺度,极大地压制了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真正的评价应该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个性化的管理还要求学校管理具有独创性,学校的发展不能简单地模仿别人,而应根据学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