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尝试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尝试

ID:30990761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尝试_第1页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尝试_第2页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尝试_第3页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尝试_第4页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尝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尝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尝试  阅读作为最基本的语言能力之一,在当今时代,已成为获取知识和科学技术新信息的一条必不可缺的重要途径。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具有极其突出的现实性和迫切性。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用以解释理解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从英语阅读的心理过程分析看,阅读归根到底是一个认知过程。根据图式理论学家的观点,阅读理解首先是输入一定的信息,然后从记忆中寻找能够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当足以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被找到之后,再产生理解。与阅读理解相关的图式包括:语言图式(linguisti

2、cschemata)、内容图式(contentschemata)和形式图式(formalschemata)。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的这三种图式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其结果决定了读者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可分为三个步骤:  一、图式的启动,即课文的导入5  导入部分是对课文的预测,恰当地导入课文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适当地导入还可以降低阅读的难度,让学生做好阅读准备并熟悉阅读任务。导入活动激活了学生有关语篇的图式,把课文的主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

3、可以进行必要的语言准备。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形式,例如,看图提问法、标题讨论法、讲述故事法、自由讨论法、设置悬念法、背景介绍法、听相关材料导入法、表演法、直观法等。  二、图式的学习阶段,即课文的理解  这个阶段以全面理解文章内容为重点,不仅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更强调语篇的分析和阅读技能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把一篇文章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阅读教学活动围绕表层理解、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这三个层次的理解来进行,通过这三层理解,验证前一阶段的预测,了解和熟悉课文中生疏的词、短语、句子结

4、构等语言现象,从文章中获取详细而确切的信息,理清语篇结构及内容等。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语言水平。在这一阶段,学生依靠自下而上策略(如单词、短语的识别)和自上而下策略(如预测下文的内容)的交替作用,以达到理解语篇的目的。  1.课文内容的整体输入  可以通过课件、录像等方式由教师将课文内容整体展现给学生;也可以让学生采用快速阅读,即浏览(skimming)的方式进行。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后,可以让学生带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去扫读课文(scaning),找出课文中相关的重要信息。  如

5、,以牛津初中英语9A中AudreyHepburn一课为例:  在进行了相关背景知识的介绍后,让学生带着以下的6个问题略读课文。  (1)HowmanyperiodswasAudrey’slifedividedin?  (2)Whatdoyouknowaboutherbeforeshebecameanactress?5  (3)Wouldyoupleasetellmesomethingaboutherachievementsasanactress?  (4)Whatelsedidshedo?  (5)When

6、andhowdidshedie?  (6)Whatshouldwerememberheras?  这6个问题勾勒出了奥黛丽?赫本的一生,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整体性原则。如果把这些问题的答案集中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概述,为语篇教学的下一环节作铺垫――复述课文、改写课文;另外,学生必须经过思索才能正确地回答,这对于学生收集信息,培养开拓性思维和学习写作都是极其有益的。  2.课文结构的整体分析  在传统的阅读课中教师很少分析课文的结构,尤其是在初中的阅读教学中。根据课文的文体,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给文章进行结构分

7、段,找出文章各个段落的主题句,总结全文的中心思想,这是整体教学、整体理解和注重文章内容和意义教学的重要过程。在实施这一步骤时,一开始,学生很惊讶地说:“这和语文一样了。”其实英语和语文都是语言,语言的理解在很多方面是相通的。  3.对文章内容的细读处理5  细读指对课文中一些重要语段进行仔细阅读,通过有目的的阅读,加大信息输入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这一环节中,通过预设目标,引导学生观察和提取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具体事实和信息。例如,记叙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局、人物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等;

8、历史题材中,历史事件的人物、地点、年代、意义;地理题材中,气候、地形、地貌、物产等;科普题材中,事物的形状、大小、性质、特征、功能等。然后通过填图、填表格、多项选择、回答问题和列举事件(物)细节等方式检测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掌握情况。  4.对语言点的情景化处理  将词汇,语法放入文章的具体情景中去解释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阅读教学中过多关注语法,会使学生认为阅读就是为了学到语法知识,但完全不分析语法也是不可取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