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几点感悟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几点感悟

ID:30991062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几点感悟_第1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几点感悟_第2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几点感悟_第3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几点感悟_第4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几点感悟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几点感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几点感悟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学会认识社会,正确了解社会,养成良好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实践,引导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加强理论修养,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应采取下列策略:  1.开展对话式教学  1.1努力培养对话意识。  对小学生而言,对话意识的培养在于平时点点滴滴潜移默化的渗透,也许它就在平时师生交流过程中,就在每一次匠心独运的作业布置中,就在充满肯定情感的激励性评价中,就在我们充满智慧的点拨引领中

2、,对话意识的培养要注意对话双方精神上的沟通,情感上的共鸣。在运作过程中,从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入手,指导学生利用已经占有的学习材料,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再现生活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对话。另外,要真正实现对话,教师就必须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研究者,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用易懂的说理法让学生明白对话的重要性,用有趣的举例法让学生享受对话主体的愉悦。有了这种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才不会被动接受,才会把自己的生活当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不同类型的对话,产生互动的教学效果。  1.2积极营造对话氛围。5  对话应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没

3、有民主平等就没有对话。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归还学生的话语权,同时老师本人要学会倾听,要付出真诚。在课堂上,学生的生活故事、生活体会、生活经验及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会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而这些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必须靠教师的认真倾听和与学生平等的对话来实现。正是从这样的角度看,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倾听与交谈的过程。教师用心倾听,才能在学生的交流中适时给予点拨,教师如果以欣赏的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位学生的表达,以极大的热忱和耐心感受其内涵,以最大的宽容和信赖去对待可能出现的问题,就能敏锐地发现学生智慧的闪光点。在教学中,无论是小组交流还是全班汇报,都要常常提

4、醒学生仔细倾听,听完之后,如果认为他人主要观点正确精彩,就“由衷赞一赞”或“虚心学一学”;如果认为别人的观点不够正确或不够全面就“真诚帮一帮”、“深入想一想”。对于倾听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有效地促进互相借鉴,深入思考,而且能让学生渐渐学会彼此尊重、彼此理解、彼此欣赏。  2.教育内容贴近生活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在教育内

5、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以下两点:5  2.1与国家和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实性与社会性。  例如围绕热点时事新闻,进行专题讨论。在这项专题讨论活动中,我选择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美国攻打伊拉克”和“面临非典”两个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果然,由于这两个话题是当前社会生活的焦点,学生谈兴高涨,各抒己见。我又将学生分为两组展开辩论,允许不同看法的存在,增强了学生分析时事的能力,而作业则是就这两个问题与父母展开讨论,使课堂得到了延伸。  2.2增加符合学生特点、来自

6、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  因为德育不仅在课堂上,而且蕴藏在学生多彩多姿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件事令我不能忘怀。学生王鹏交给我一元钱,说是捡到的,而他已是那天早上第四位捡到一元钱的学生了。第二节课,几经询问,王鹏居然是将父母给的早餐钱“拾金不昧”了,其他几个见王鹏“招供”,也跟着“坦白从宽”。这件事刨根究底,是我上一课时一味地表扬拾金不昧的精神,忽视了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留下了“拾金不昧后遗症”。我意识到,这是活生生的教育内容,便写下一则通知:“亲爱的孩子们,郑老师一介寒士,不懂经营,没有副业,不买早餐,今天例外,临时客串,请王鹏和其他三位同学下课后到二楼办公室解决吃饭问

7、题。请记住,跟获得表扬相比,永远是你的诚实与健康更为重要。”  3.了解学生内心所想,张扬个性5  孩子总有独特的想法,我们作为育人者一定要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有针对性地展开个别教育的同时,也要因势利导地对其他学生产生教育作用,达到同受教育的目的。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选用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启发、教育他们。孩子都是有独立性格的,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下结论,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并且在身心留下深刻的影响。  4.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

8、产生一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