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总结课件 人民版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总结课件 人民版

ID:30995434

大小:13.97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1-05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总结课件 人民版_第1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总结课件 人民版_第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总结课件 人民版_第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总结课件 人民版_第4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总结课件 人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总结课件 人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总结(一)角度一“家国一体”的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精要归纳】西周时期,以分封制为基础、宗法制为核心,辅之以礼乐制度,共同构成了“家国一体”的社会等级权力结构。早期政治制度呈现“家国一体”的特点,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等级森严;中央尚未建立起对地方的绝对集权。秦朝时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考题例证】(2017·江苏如皋模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者,乃传子法之精髓,由传子之制而嫡庶之制生焉

2、。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材料表明宗法制()A.注重任人唯贤,维护贵族政治B.约束兄弟子女,迫求政治平等C.维护等级关系,强化封建专制D.强调尊卑有序,稳定社会秩序解析 根据材料“由传子之制而嫡庶之制生焉……所以息争也”得出尊卑有序,稳定社会秩序,故D项正确。答案D角度二 封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相结合的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精要归纳】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演变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皇权与相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两对矛盾。君主通过调整中央机构与地方管理体制、监察中央与地方官吏、改革官员的选拔与任用及加强思想控制等方式,导致了两大演变趋势:皇权日益加

3、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废除丞相;中央的权力日益加强,地方权力日益削弱,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考题例证】(2017·南京期中)刘海峰先生在《科举学导论》中说:“古往今来科举考试一再起死回生的历史说明: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情社会,人情与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防止人情的泛滥,使社会不至于陷入无序的状态,中国人发明了考试,以考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秩序的调节阀。悠久的科举历史与普遍的考试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宗法制是中国人情社会的历史根源B.科举制具有公平调节社会秩序的特点

4、C.科举制的实施有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D.考试选才打破了特权阶层对仕途的垄断解析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据“悠久的科举历史与普遍的考试现实一再雄辩地证明,考试选才具有恒久的价值”,可见材料重心和主旨强调的是科举制的深远影响及长久的价值,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在材料中均有依托,不符合题意。答案C史料史学研究——史料鉴别·研读·论证通常所说的史料,就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具体说就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史料是研究历史、获取历史结论的直接或者间接依据,在历史研究与学习过程中,

5、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鉴别运用史料,解读获取信息,加强处理史料的能力,也是高考考查目标中属于“解读和获取信息”能力范畴,正确处理史料,要求对史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从而获取有效信息,为解答试题提供必要的帮助。一、史料分类鉴别1.史料的分类(1)按表现形式分:文献史料(指文字形式记载的史料)、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的各种实物、遗存)与口述史料(口头叙述并记录下来的资料)。(2)按资料价值分: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发生时代流传下来的材料,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第二手史料:经过后人

6、转述、记录或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的材料,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这类史料跟三类史料的关系是: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文献史料中第二手居多;口述史料辗转相传,需要仔细甄别。(3)其他史料分类:分为有意史料(官方组织编写)与无意史料(官方无意遗留下的档案、文件及私人日记等);“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私家编撰史书或民间记载);从史料价值看,无意史料多为第一手史料。2.鉴别原则(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2)坚持正确的史学观。(3)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4)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5)搜集更多的

7、史料,利用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考题例证】(2017·江苏沛县模拟)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解析 本题以甲骨文证实《史记》记载商王世系的真实性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描述阐释和论证问题的能力。“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属考古发现,《史记》对商王世系的记载及对其后世长期的不确定属于历史研究的范畴;殷墟甲骨

8、文的发现对其证实,说明了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D项正确;实物资料可用来验证文献资料记载的真实性,A项所述不确切;B项通过材料信息无从体现;考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