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综合检测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综合检测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ID:31002782

大小:10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5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综合检测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综合检测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综合检测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综合检测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综合检测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综合检测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第三单元检测卷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酝酿(1iang)黄晕(yun)发髻(ji)栀子(zhi)B.唱和(he)肥硕(shuo)鳊鱼(bian)乌桕(jiu)C.寥廓(liao)枯涸(gu)清冽(lie)梦寐(mei)D.蜷曲(quan)竦峙(song)栖息(qi)莅临(1i)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2分)A.芦蓬箫瑟清脆朗润B.造仿休憩酣畅贮蓄C.摇蓝崎岖缔造归宿D.真谛宠爱殷实袒露3.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又说灯红酒绿,指繁华热闹的夜生活)B.(鸟儿)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出卖,拨弄)c.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高远空旷)D.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果实又大又饱满)4.修改下列病句。(2分)(1)冬天的济南是一个温晴的季节。(2)通过阅读《春》,使我更加热爱春天,憧憬未来。5.对下列句子的观察、描写角度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吹面不寒杨柳风”,

3、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触觉)B.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视觉)C.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嗅觉)通过党课、报告会、学习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新高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D.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

4、声丁丁地飘出幽谷。(听觉、视觉)6.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7分)(1)《春》文末赞美春天“新”的特点的句子是。(2分)(2)《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中揭示乡愁主题的一句是。(1分)(3)《次北固山下》一诗借“,”来揭示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2分)(4)《秋天》一诗,通过“,”两句诗来刻画丰收的景象。(2分)7.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c.自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选自《稼轩长短句》。D.《秋天》这首

5、诗的作者是何其芳,选自《预言》。8.学完本单元后,七年级(2)班开展了以“多彩四季”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请你以该班学生的身份参加这项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6分)(1)如果让你来参与策划,你准备设计哪些活动项目?请仿照示例,列举两项。(2分)示例:①泛舟诗海觅春迹;②“秋之魂”诗歌朗诵会。(2)请结合活动的主题,用简练的语言拟一条宣传标语以营造气氛。(不超过20字)(2分)(3)在这次活动中,你一定搜集了不少与四季有关的成语或诗句,请分别列举两例。(2分)二、阅读理解。(45分)通过党课、报告会、学习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

6、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新高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一)(10分)【甲】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乙】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9.【甲】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被贬郎州后写的一首;【乙】是元代戏曲家马致远写的一首,

7、它是散曲的一种,散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因此,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可把它们称作。(3分)10.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甲】、【乙】诗中的景象。(2分)【甲】:【乙】:11.【甲】、【乙】两篇作品各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3分)【甲】:【乙】: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一、二句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表露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B.【乙】诗将由枯藤、老树、昏鸦等组成的肃杀秋景与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安适的景象纳入同一画面.更烘托出天涯沦落之人的凄苦之情。c.【乙】诗悲秋是因为作者只看到秋天肃杀之景,而【甲】诗颂秋是因为他喜欢秋

8、天的壮阔景色。D.朗读时,【甲】诗后三句应愈来愈高亢,【乙】诗后两句应愈来愈低沉。(二)(18分)【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