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

凌云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

ID:31006966

大小:345.00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1-05

凌云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_第1页
凌云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_第2页
凌云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_第3页
凌云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_第4页
凌云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凌云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凌云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18-2025年)规划文本(报批稿)凌云县人民政府二零一八年三月III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1一指导思想1二基本原则1三编制依据2第二章现状评估与趋势分析6一基础与优势6二存在问题10三形势分析11四制约因素13第三章规划目标与指标15一规划目标15二规划指标16三差距分析25第四章主要任务27一构建优化的生态空间27二发展绿色的生态经济28三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30四践行绿色的生态生活32五健全完善的生态制度34六弘扬科学的生态文化37第五章重点项目与效益分析38一重点项目3

2、8二项目投资38III三效益分析39第六章保障措施44一法制保障44二组织保障45三资金保障46四技术保障48五社会保障49附表:附表1凌云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重点工程附表2凌云县自治区级以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申报创建计划表附表3附表3凌云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指标任务分解表(国家级考核指标)附表4凌云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建设指标任务分解表(自治区级考核指标)附图:附图1凌云县区位图附图2凌云县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图附图3凌云县(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区划图附图4凌云县土地利用规划附图5凌云县县域人

3、口与镇村布局规划图附图6凌云县产业园区布局图附图7凌云县旅游规划图附图8凌云县农业茶叶种植分布图附图9凌云县生态产业空间分布图附图10凌云县水系图III第一章规划总则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切实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

4、生的现代化,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打造“生态凌云、绿色凌云”品牌,塑造以“山上水城古府茶乡”旅游功能的山水园林生态城镇形象,逐步把凌云县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环境优美、平安和谐的新凌云。二基本原则(一)持续发展,注重协调原则着力于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区域社会局部与全局、经济与资源、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共赢。(二)坚持因地制宜,彰显地方特色的原则从凌云县实际出发,根据生态环境、资源禀赋条件、经济发展潜力、重点环境问题等,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布局

5、合理、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坚持全局观念,从实际出发,选择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突出特色产业,循序渐进。(三)全面推进,突出重点5生态文明示范县规划既要全面协调发展关系,又突出重点,以重点工程建设带动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的整体推进。根据凌云县的实际情况,明确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六大重大建设任务和重点项目,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政府主导,广泛协作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统一协调和政策导向作用,全面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参与建设生态县的积极性,拓宽生态县建设融资

6、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和运行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五)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镇,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凌云,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凌云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六)与相关规划衔接原则本规划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广西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三五”规划》等各行业专项规划有关内容相衔

7、接。三编制依据(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8月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16年11月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5(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年);(3)《中华人

8、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法》(2004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7)《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8)《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9)《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10年);(10)《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11)《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