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如何提高语文素养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提高语文素养

ID:31012712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提高语文素养_第1页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提高语文素养_第2页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提高语文素养_第3页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提高语文素养_第4页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提高语文素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提高语文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新课标下如何提高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7-0-01  新课程标准把语文学习定位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它囊括了语文知识与能力、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因素,这是对语文学习的全新理解。从本质上讲,高考考的是学生的基本素养,要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最紧要的是提高其语文素养。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简单可概括为四个字:动、积、悟、问。  一、学会适应老师,唤醒自觉意识  老师要适应学生,学生更要适应老师,这既是教材改革之需,又是考试大势所需。激发学生潜能,调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的积极性,才是

2、引导学生渡过无边学海的诺亚方舟。  教育乃育人成才、成器,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此过程中,主动性是根,是缘,是内因。过去,我们常说对学生要扶上马送一程,要求学生跳一跳摘桃子。这首先要看学生是否愿意上马,愿意跳一跳。对于一个懒汉,如果他不愿意,扶上马他会溜下来,桃子放在嘴边,他也不愿意伸手去取。那你老师的一切良好动机可都是枉费心机了。5  语文学科也同其他学科一样,不下一番苦功是学不好的。相当多的学生认为语文见效慢,学不学差别不大,语文考试全是撞运气。甚至我们的一些老师也这样认为。我说,这些认识糊涂透顶!运气这东西是靠不住的,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没有充分的技能训

3、练,那么运气就会像河中的泥鳅,你两手空空,怎么也抓不住。  二、重视积累厚积薄发  “积累”,想说爱你不容易。因为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的急功近利或近水楼台都是得不偿失。它是慢功出细活,是中医治病,不像西医那样立杆见影,没有三帖五帖甚至十帖八帖不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口吃不成胖子。”“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养成为“积”,习得为“累”。积的范围要广,累的层次要高。  医生告诫人们莫吃零食,因为吃零食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吃得过度,还会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得胃病。而语文学习却恰恰相反,我们提倡学生养成吃“零食”的习惯,不过我这里谈的是知识零食。 

4、 前人早有教诲:“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陈毅将军也说:“要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点点滴滴的知识,的确是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常“吃”不懈,可以充实大脑,增长见识,陶冶情操。这是真正的补品,喝西洋参,维磷补汁,飞鹤奶粉,补不出渊博的学问,高尚的品格和做人的尊严,除广告词外,还没听说过喝高级补品能喝成爱因斯坦大脑,喝出居里夫人,喝出伟大人物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会学生吃“零食”,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零食”5的吃法多种多样,读课外书,看报章杂志,做读书笔记,进行文段抄写(每周三页,周周检查)这些常见的形式语文老师应大力提倡。处处留心皆学

5、问,听广播,听报告,看电视,欣赏歌曲,耳闻目睹之间增加了课堂上学不到的许多知识,只读语文课本学生是学不好语文的,正如只懂得化学知识的人是成不了化学家一样。  三、自觉地读背抄写,自养“悟”性  古人学语文就是读读,背背,抄抄,写写(写即仿照作文,即广义的练习)。古代成为文学大家的人大多不是因为他们的老师讲的棒,而是他们自己肯下功夫读背抄写。大家熟知范仲淹划粥而食,欧阳修芦管作笔,白居易读书读得口舌生疮,王羲之写黑了一池塘水(墨池――《曾巩文集》有记。今江西临川――王羲之的故乡.他是书法家,也是一个文章大家,有《兰亭集序》为证),张溥的七录斋更是明证。他们成为文坛泰斗,其刻苦自

6、励的事迹,史料上都有记载的,有哪一位可曾知道他们的老师是谁?那些老师是如何教他们写文章的?我不知道。我们并未发现史料上有这方面的只言片语啊!  事实上,老师讲得再透,也不能代替学生掌握知识,更不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重讲轻练的做法,就如教练员代替运动员练功一样,是徒劳的,愚蠢的。正如参加体育竞技的是运动员而不是教练员一样,将来参加高考竞争的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满堂灌的结果不就是学生满堂听吗?不少学生只希望从老师的口中得到点方法、秘诀,走走捷径,而忽视对教材的熟读和广泛的课外阅读,忽视了写作练笔和基本功的积累,这就犯了方向性错误。  阅读能力从阅读中来,写作能力从写作中来。这

7、如同在战争中学会战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道理简单极了。科举时代有句俗语:“熟读文章二百篇(“二百篇”指《古文观止》222篇。‘观止’一词是沿用古人语言,春秋时,吴季札在鲁国观看各种乐舞,当看到舜时乐舞时十分赞叹:5“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清康熙年间吴楚材,调侯叔侄二人,编选译注这个文集时用了这个典故来做题目),不会作文也会编.”前人讲的是一种真理,实际上是在讲一种”悟”性(读了就要思考、领悟,就会激发创作热情,写出文章)。试想一想,我们的学生小学读过的文章不算,仅初中、高中就学过了十二本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