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边塞诗小析

唐代边塞诗小析

ID:31014151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5

唐代边塞诗小析_第1页
唐代边塞诗小析_第2页
唐代边塞诗小析_第3页
唐代边塞诗小析_第4页
唐代边塞诗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代边塞诗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唐代边塞诗小析  内容摘要:唐代边塞诗是边塞诗的顶峰,涌现出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诗作反映戍边将士的战斗生活、思想感情以及与边塞军事斗争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普遍具有气势豪迈,格调高昂、意境壮阔的阳刚之美,洋溢着英雄主义情怀,高昂着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承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唐代边塞诗军人情怀爱国精神  边塞诗源远流长,以军事斗争和征戍题材为主要内容,唐代边塞诗是军旅诗歌的集大成者,是盛唐气象的集中反映,既是文人之词,更是战士之歌,好诗佳作迭出,是唐诗中最重要最华彩的篇章。唐代的边塞诗发展到了顶峰,尤以盛唐成就最高。仅其数量

2、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历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唐朝的著名诗人大都写过边塞诗,其内容丰富深刻,体裁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参与人数之多,诗作数量之大,为前代所未见。  唐代在经济上文化上繁荣发展的强盛国力奠定了边塞诗的基础,在政治上、思想上开放宽松的时代气氛造就了边塞诗的繁荣,一大批屡出塞外,久佐戎幕,渴望慷慨报国,建功立业,荣誉感和英雄主义勃发的文人与战士用壮怀激烈的诗句开辟了边塞诗的新篇章,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边塞诗派。盛唐是边塞诗派创作的鼎盛时期,尤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成就最大。7  纵观唐代边塞诗,抛开美学风格,单就思想内容来看也是发前人

3、所未发,写出了比前人更丰富多彩,更新鲜活泼、更开放广博的边塞生活。有写绮丽壮阔的边塞风光与边关人民生活状况的;有表现戍边将士沙场豪情,报国壮志的战斗生活的;有抒写思乡念亲的离愁别恨的;有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的;有控诉战争的残酷以及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  诗人初到边塞,目光所及都是与京师和中原汉地完全不同的景象与风物,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往往运用粗犷的笔墨、厚重的色彩描绘出边关苍茫雄浑的绮丽风光,流露出热情和欣赏之情。高适《营州歌》“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是绝无仅有的以高度热情赞赏各族人民生活习尚的典

4、型作品。诗中写生活在营州的少年郎,自幼崇尚牧猎骑射之风,养成了驭马驰骋的独特而令人羡慕的本领。正是这种特殊的生活习性,成就了他们粗犷豪放的性情、勇敢尚武的精神以及天真可爱的心灵。这一切都展示了诗人对典型的边塞生活情趣的喜爱和投入,对胡汉各族少年的欣赏和平等对待,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边塞情调。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西北边地民风迥异源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八月飞雪,北风暴烈,草折雪舞,来势汹汹。风雪铺天盖地带来奇寒也带来奇景,漫天风雪在诗人眼中化成了万树梨花,颇有浪漫色彩。

5、开头四句雄健奇特,反差极大,向我们展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着浓郁的边疆生活气息,十分独特鲜明。诗人紧紧抓住边地风猛雪早的特点,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瑰丽的塞外雪景图。“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7用春风比北风,用梨花比冰雪,想象瑰丽,比喻新奇,成为咏雪的千古名句。  边关的绮丽风光无法消除戍边将士生活的艰辛,也无法排解他们内心浓浓的愁思。长期的远离家乡而不能返归,边关征战渴望早日博取前途功名而未果,无论战士之歌还是文人之词中都弥漫着深沉而复杂的愁思。许多的边塞诗都在表现征戍者的艰苦生活和思家念归之情,这也是壮怀激烈之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征人情怀。

6、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捷》  唐代有中、西、东三个受降城。这里指灵州的西受降城。“回乐烽”是指当时回乐县的烽火台。“沙似雪”、“月如霜”反映出塞上的寂寞与清寒,是最容易引起乡思离愁的景象和气氛。在这沙冷月寒、夜阑人静之时,远处传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与王昌龄的“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实是异曲同工,也可以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相媲美。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  这首小诗截取了边

7、塞军旅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开头一句,节奏明快,声情并茂,写在一个秋夜,军中有人用琵琶等富于边地风味的乐器奏起了新鲜曲调,跳起了新颖舞蹈。“总是关山旧别情”中的“关山”,是指《关山月》的曲调。这句诗紧承上句,意思是说这充满异国情调的曲调仍然离不开旧的内容,暗点出了将士们于丝竹幽咽之中油然产生了对故乡的思念。“撩乱边愁听不尽”7一句,是说越是起劲地弹唱起舞,越是引起久戍思归的苦情,扰得他们心烦意乱。这里的“听不尽”意味深长,既有将士们对哀愁的曲调“奏不完”而产生的怨叹,也含有他们对家乡山水和边关风物的眷恋、赞美,表示“听不够”的意思。“高高秋月照长城”一句

8、诗,以景结情,借长城月夜苍凉的景色来衬托乐曲的离别之思。将士们徘徊四望,高高秋月挂在空中,蜿蜒逶迤的长城绵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