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精读分析

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精读分析

ID:31017092

大小:6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精读分析_第1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精读分析_第2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精读分析_第3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精读分析_第4页
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精读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精读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精读分析课文自余为傷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为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茯,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呀然洼然,若埋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壤为类。悠悠乎与濒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

2、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作者、作品:柳宗兀,本文选自《柳河东集》本文是《永州八记》中的第一篇。文体特点:记:山水景色的描写生动逼真,文笔清秀,结构安排颇具匠心。句子精析:1、自余为傷人,居是人恒惴栗。解词:自:自从;傷:通:“戮”,这里是遭到贬谪的意思;俗人:获罪的人;是:这;惴栗:恐惧;惴:惧;栗:战栗,因害怕而发抖。2、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解词:意:心思;极:至!J;趣:旨趣。3、始指异之。解词:始:才;指:指点;异:认为奇异。4、

3、遂命仆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茯,穷山之高而止。解词:遂:于是,就;仆:手下的人;缘:沿着;斫:砍;榛莽:杂乱丛生的草木;焚:烧;茅義:长得茂盛的茅草;高:顶;止:停止。5、尺寸千里,攒蹙积累,莫得遁影。解词:尺寸千里: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形容登高望远;攒:聚;蹙:收缩;莫:没有;遁影:逃出视野。翻译: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聚集收拢,重叠在一起,没有逃得出视野的。6、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壤为类。解词:特立:独立出众;培壤:小土丘。翻译:这样,然后才知道这座山独立出众,不与一般的小土丘是同类的。7、悠悠乎与颖气俱,而莫得其涯。解词:悠悠:渺远的样子;颠气: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大气;俱:一

4、道;涯:边际。8、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解词:觞:酒杯;就:接近;入:下山。翻译:拿起酒杯喝够了酒,颓废的样子接近醉了,竟然不知道太阳下山了。9、心凝形释,与万物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解词:向:从前;于是:从此翻译: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和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一切归于自然,毫无挂碍,这以后我才知道我从前未曾游览过,真正的游览是从这次游西山才算开始。10、故为之文以志。解词:故:所以;为:写;志:记。阅读理解;1•本文中心:本文发现并宴游西山的经过,借赞美西山来抒情言志,派遣内心苦闷。2•段意:①、未得西山前的漫游。②、具体记叙始得西山宴游的经过和感受。3•第二

5、段分层:发现西山;始登西山;始登西山,四望所见;西山宴游的心情。4.西山的景象特点:怪特5.初望西山的句子?始指异之。6•〃则凡数州土壤,皆在衽席之下〃的作用?在山顶远望,以所见之远反衬西山之高,是总括之笔。7•〃呀然〃照应〃若境〃;“洼然〃照应〃若穴〃。8.〃呀然,洼然,若埋,若穴〃的作用?以众山之貌衬托西山之特立。8.〃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的作用?写所见之广。9.〃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的作用?写西山有众山的拥戴之形式。11•第二段景色描写的写法特点?〃则凡数州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呀然,洼然,若埋,若穴。尺雨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

6、如一。〃不写西山景物,却写山顶所见,以所见衬托西山之怪特。12•由西山的〃怪特〃引发作者联想的句子。不与培为类。悠悠乎与颠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13.不与培为类一一从形貌方面联想。14.悠悠乎与颖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一从精神方面联想。15.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一一从生命方面联想。16.作者将西山人格化的句子和作用?不与培为类。悠悠乎与颖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作用:陶冶作者胸怀。17.写由游而宴为西山所陶醉的句子: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18.〃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与〃醉则更相枕

7、以卧,卧而梦。〃相照应。13.〃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的。而犹不欲不欲归。〃与〃觉而起,起而归。〃相照应。作用:说明作者心灵充实。14.进一步表明作者心胸开阔,物我合一的句子:〃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n21、〃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说明他什么心态被解除了?〃恒惴栗〃22、〃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的作用?以西山之游否定昔日之游。23、作者写西山之游前的漫游的作用?为写漫游西山蓄势作铺垫。2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