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8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8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1021869

大小:112.02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1-05

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8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8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8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8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8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8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蠡县中学2018学年8月月考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75分)1.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已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仁”的思想,故①③符合题意;②是维护周朝的礼,是其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与体现“爱人之心”相违背;④是教育思想,而不是政治思想,可以排除;所以答案选B。2.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有学者

2、认为:“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然则崇此害亦何哉?以不相爱生。”为此他提出的解决方法是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B.既以非之,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C.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D.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天下之害”的原因是由于“国之与国之相攻”“不相爱”。因此可以推断是墨子,符合墨子的观点是B项,提倡“兼相爱,

3、交相利”。因此C正确。AD为儒家思想故排除,C项为道家思想,故排除。3.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君舟民水”主张B.“大一统”的思想C.“民贵君轻”主张D.“无为而治”主张【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主张把儒家思想定于一尊,罢黜其他学说,以统一思想,其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国家的统一,实现“大一统”,故B项正确;AC项不符合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的要求,排除;D项是道家思想,排除。4.有学者指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与“

4、文化上结束战国”密切相关的思想家是A.孟子B.韩非子C.董仲舒D.朱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可知此应为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的史实。故排除ABD三项,故选C。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5.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A.《易经》B.《论语》C.《孟

5、子》D.《春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在他的著作《春秋繁露》中得到体现,董仲舒依据《公羊春秋》的“大一统”主张,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思想体系。其主要的思想有“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这些思想被汉武帝所接受,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所以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6.在古代史籍中也有许多对于“霾”的记载,认为“霾”是天将异象,是上天给

6、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自身。这最有可能是依据下列哪一选项做出的判断A.霾是灾难的象征B.君权神授C.天人感应D.自然规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认为“霾”是天降异象,是上天给世人的警示,意味着皇帝施政不善,此时就该三省其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故C正确。霾是灾难的象征,没有突出皇帝三省其身的内容,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君权神授,故B排除。材料未涉及自然规律的遵循问题,故D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

7、感应7.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也层出不穷,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和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两者都A.冲击了传统教育B.得到统治者的推崇C.受外来文化影响D.再现孔子思想精髓【答案】C【解析】《四书章句集注》是南宋朱熹宣传儒家思想的著作,“冲击了传统教育”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著作,“得到统治者的推崇”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吸收了西方的民权思想,故C项正

8、确,“再现孔子思想精髓”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名师点睛】选出符合《四书章句集注》和《孔子改制考》的共同点的选项即可,A项不符合《四书章句集注》,B项不符合《孔子改制考》,D项表述错误。8.《礼记。中庸》记载:“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后世儒家真正达到“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是A.提倡浩然之气的儒家B.宣扬君权神授的儒家C.主张格物致知的儒家D.践行经世致用的儒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致广大而尽精微”可知新儒学家们注重格物致知,探寻事物的本原,这符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