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习惯盲区 凸显数学本质

改变习惯盲区 凸显数学本质

ID:31022737

大小:10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改变习惯盲区 凸显数学本质_第1页
改变习惯盲区 凸显数学本质_第2页
改变习惯盲区 凸显数学本质_第3页
改变习惯盲区 凸显数学本质_第4页
改变习惯盲区 凸显数学本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变习惯盲区 凸显数学本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改变习惯盲区凸显数学本质  《倍数和因数》(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一课,教材的编写在以下两方面作了尝试:一是重建知识体系,学生通过拼长方形的活动并依据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概念揭示变“逻辑演绎”为“活动建构”。二是找一个数的倍数、因数的方法,与建立倍数、因数概念的大背景保持一致,启发学生借助乘法算式进行。在尊重、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我设计并执教了这一课。  一、“意义建构”与“本质定义”  任务:请看大屏幕,这里有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你能将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吗?在头脑里拼一拼,并用一个乘法算式表

2、示出你的拼法。  交流:学生说拼法和相应的乘法算式(屏幕上相机展示拼法和乘法算式,最后留下三个乘法算式):4×3=12,6×2=12,12×1=12。  定义倍数、因数:用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可以拼出三种不同的长方形,由此可以写出三个不同的乘法算式。看算式4×3=12,我们知道4、3是乘数,12是积。乘数和积之间还存在另外一种特殊的关系:12是4的倍数,12正好是4的3倍;4是12的因数。师边说边在算式上用箭头直观表示(如下图):  板书:12是4的倍数  4是12的因数  揭示课题:倍数和因数。6  举一反

3、三:谁来说说3与12的关系,可不要说反了。根据6×2=12,12×1=12这两个乘法算式,谁来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沟通小结: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在乘法算式中,积与乘数的关系就是倍数与因数的关系,积是乘数的倍数,乘数是积的因数。  提纯巩固关系:给你们两个数,你们能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逐一出示)8和23和153和74和0  “倍数和因数”传统上,教材是按数学知识的逻辑系统安排的,在除法和整除的基础上由整除直接演绎推理,概念揭示学生从抽象到抽象,没有亲身经历的过程,概念的获得刻板、

4、冰冷。苏教版现行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用同样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活动入手,提取活动中的研究对象“三个乘法算式”,激活并唤起学生的“因倍意识”,进而让学生生动、有意义地建构“倍数、因数”的意义。这种基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之上,从具体到抽象感知和理解概念,是学生自主操作、积极思考的结果,是一种意义建构。  1.改动手操作“拼长方形”为“想象拼长方形”  动手操作不是单纯的行为活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要有思维。“拼长方形”活动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几乎人人都知道有不同的拼法,也都能顺利拼出三种不同的长方形,学生再

5、操作不能引起新的思维,也不能生成新的知识。因此,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借助表象进行操作和想象活动,“短、平、快”直奔研究对象“三个乘法算式”。  2.建立模型,凸显倍数、因数相互依存的本质关系6  倍数与因数是一种关系,客观存在于具体的两个自然数之间。因此,要通过完整的语言表达关系,让学生体会这种关系。以4×3=12为例,教学改变原来定义的叙述:12是3和4的倍数,3和4都是12的因数,紧扣倍数和因数两数关系的本质――相互依存,直接组块定义倍数、因数,打破“因倍关系”的乘法意识,避免学生把“

6、因倍关系”理解为是三个数的关系。概念揭示的同时用直观图表示,建立模型。练习时改“乘法算式说关系”为“一组两数说关系”,既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更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为下面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因数的方法铺垫。同时,巧妙处理“0的特殊性”问题,统一因倍关系的研究范围,自然流畅。  二、“为错误而教”与“对话生成”  找一个数的倍数:  (1)学生说一个6的倍数,还能说一个吗?  (2)学生按要求写出6的倍数:从小到大全部写出来。  (3)省略号表示:教师巡视,能全部写出来吗?怎么表示?  (4)确定

7、第一个,有序找:写出来了吗?查一查,6的倍数第一个到底是谁?再查查,第二、第三个又分别是谁?  (5)讨论交流,揭示方法:6的倍数第一个是谁?第三个呢?怎么找的?按顺序从小到大找6的倍数怎么想?  (6)巩固练习:找2、5的倍数。  找一个数的因数:6  (1)6的倍数会找了,那谁来说说6的因数有哪些?(板书:6的因数有:1、2、3、6。)你们怎么想的?(想除法算式6÷()=(),没有余数。)  (2)找36的因数:会找吗?不要吹牛噢!找36的因数,老师也有要求:看谁找得全,没有遗漏;找得快,方法巧妙。开始。

8、  (3)反馈交流,揭示找法、写法:请找得最快的同学谈谈想法。(用除法,一对一对找。一对空开写。)  (4)小结试练:找一个数的因数,用除法,从1开始一对一对找,这种方法怎么样?用这样的方法口答:说出2、5的因数。写出15、9的因数,看谁找得又快又全。  找一个数的倍数、因数对学生来说并不难,问题出在写一个数的第一个倍数总把最小的本身遗漏,学生认为一个数的倍数总比自身大。难就难在写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