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研究

ID:31025843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5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研究_第1页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研究_第2页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研究_第3页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研究_第4页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研究  摘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要求明确提出,要在职业技术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施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文化育人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因此,怎样通过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培养适应企业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缩短大学生到企业工作后对企业文化的适应期,丰富和完善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增强校企合作的紧密度,促进校企协同发展,就成为了实现职业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企业、学院、学生三方面阐述了高

2、职院校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分析了高职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并探索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并从具体可操作的角度提出了实现高职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企业文化;对接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260-02  一、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  一方面,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的企业目标、信念、哲学、道德和价值的总和。经济学家于光远曾说:“7关于

3、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可见,企业文化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无形的资产和财富。然而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人员思想、行为的总和,成功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渗透到每一位员工的思想中去,使员工自觉接受和认可。现代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具有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对企业文化有一定了解且具有良好职业精神和素养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通过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可以更好地实现这种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是高职学院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肩负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等

4、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使命。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最终大多都会进入企业成为企业的一员,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怎样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使企业文化高校校园文化与在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实现对接,将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纳入了整个高校教育的过程。可以及时并客观真实地了解企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并根据企业需求制定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方案,更好地为企业提供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促进高院校的发展。同时,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也是高职学生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蒙牛乳业提出“有才有德,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

5、,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7的用人理念。绝大多数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选人、用人、留人的理念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企业文化不仅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趋向,也决定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行为。因此,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能够学习到有关企业文化的理论知识,还能够通过与企业文化近距离接触,切身感受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认同度。对学生能够更好地自觉培养自身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毕业后能够尽快地融入企业乃至今后的职业生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素质教育与企业文化对接存

6、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片面重视职业技能提高。职业院校特征决定了其素质教育应该突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莱兰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他认为,一名员工的素质就像一座冰山,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部分往往只有八分之一,而在水面以下的八分之七是看不到的。我们能见到的八分之一是其知识、资质和技能行为;见不到的八分之七则是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麦克莱兰认为,如果员工的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都能够得到足够的培育,那么对员工的素质提升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现在,许多高职学院的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一定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外

7、,更多的时间是在接受职业技能的训练,专门针对隐性素质的培养和锻炼明显不足。然而,从前面蒙牛乳业以及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用人之道中可以看出,企业选人、用人更重视的是隐性素质,这种矛盾是导致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学生素质满意度不高的重要原因。  2.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活动方式及内容未充分体现职业性。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职业特性不强。在高职院校现在普遍开展的活动中,除“职业规划大赛”7等少数活动可以体现职业性外,其余开展的大多是以提高学生基本综合素质为主的各类文体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竞赛、主持人或演讲比赛、板报制作)以及遵纪守法、文明礼

8、仪、爱心慰问等活动,而这些素质教育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大多是各个高职院校学院学生处、团员以及学生会,或是同系统、同地区大学联合开展,其参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