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盖和缸体结构设计

缸盖和缸体结构设计

ID:31028488

大小:7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5

缸盖和缸体结构设计_第1页
缸盖和缸体结构设计_第2页
缸盖和缸体结构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缸盖和缸体结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缸盖和缸体结构设计8缸体上的散热面组成,约占总散热面的90%〜95%,其余表面散出的热量不大于10%〜15%,因此,在确定发动机散热表面积时,只考虑气缸盖和气缸体的散热表面积,而不考虑其他部分的散热表面积。可以用比散热表而积评价散热表而积是否足够。对于摩托车发动机单位功率散热表面积为250〜700cm2/kw,升排量散热表面积为3000〜8000cm2/Lo由于气缸盖散出的热量比较多,因此散热片的温度较高,为使整个气缸盖的温度均匀分布并获得最低平均温度,通常摩托车发动机气缸盖散热面积为总散热面积的60%〜65%,而气缸体的散热面积为35%

2、〜40%。但是,由于在气缸盖上布置较多的散热片冇困难,因此,一般气缸盖上散热片的高度设计得较高,为40~60mm。8.1.3气缸盖散热片的布置气缸盖上散热片采用横向布置方式,散热片在进排气道壁、火花塞的位置成水平布置,散热片与气缸盖上英他散热片肋条相连,使热量能在散热片上合理分配,而且也可以对冷却空气有导向作用,减小气道阻力。8.1.4提高气缸盖刚度、强度的措施气缸盖的变形会加速气门座剧烈磨损、气门导管咬死、气缸密封性以及摇臂室与气缸盖结合而密封性破坏。因此,除要求气缸盖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外,述得有足够的刚度。提高气缸盖刚度、强度可采用下列

3、措施:1)防止热变形。为防止热变形和出现裂纹,使其温度均匀,在设计时两气门Z间的宽度不宜太小,应在大于5nini,约为气缸直径的5%〜12%。2)造当地增加气缸盖底而的厚度。适当地增加气缸盖底而的厚度既可增加刚度,乂可增大气缸盖底面热流截面积,使螺栓的固紧力可以经摇臂轴、摇臂座传到气缸盖底面,而固定火花塞用的螺栓孔壁也应与气缸盖底面相连,以免气缸盖底面变形。3)气缸盖要有足够的刚度。在螺栓作用卜:气缸盖底部的压力分布耍均匀,保证气缸盖与气缸体间的密封。4)在铸造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使摇臂室、摇臂座、气门间纵向散热片、螺栓孔壁、火花塞座、进

4、排气管壁和气缸盖底面铸成一体,形成刚度好的箱形结构。5)为了布置更多的散热片,进、排气道可设计成高而窄的结构,并使进、排气道尽可能短些。&2气缸体设计气缸与气缸盖、活塞形成工作循环的空间,并对活塞起导向作用。发动机工作时,在气体燃烧压力和缸壁内外温茅的作用下,气缸体受到相当大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此外,活塞组对气缸的侧压力和滑动摩擦,使气缸体发生濟损。风冷发动机的气缸体也是热负荷较高的零件,由于受到气缸体结构及冷却气流环绕气缸流动的影响,气缸体上、屮、下部及四周的温度分布很不均匀,这使得气缸体变形较大,如果气缸本身润滑条件较差,就会加剧气缸

5、的濟损,增加机油的消耗量。风冷发动机的最高温度位置是在当活塞运动至上止点吋,第i道活塞环所对应的出风口。为保证气缸体能可靠地工作,气缸体背风面上部区域的温度不宜超过180〜200°C,并且沿气缸体上、下部温差一般不超过30〜70°Co气缸体滑四周的温差很重要,温差越大,造成气缸体的变形也越大,磨损增加。因此要求散热片对气流的阻力应尽可能小。气缸体的设计要求有:1)要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高温高压下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应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气缸体的变形较小。2)要有良好的抗磨性能。其内表面有一定的玳磨沟纹和贮油孔隙,以保证可靠的润

6、滑。3)气缸套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应避免拉缸或咬缸。4)气缸体应制造简单,维修方便,价格低廉。8.2.1缸体结构设计气缸体采用单体式,曲轴箱设计成隧道式,使曲轴箱保持有一定的刚度。气缸体的结构为压入式气缸体,气缸套为合金铸铁制造,压入到铝合金气缸体中,铸铁气缸套具有较高的耐磨性,铝合金散热片有较好的散热效果。气缸体壁的结构设计成凹形,顶部和卜•部较厚、中间较薄。因为气缸盖上的一部分热量需要通过气缸上部传递出去,为了更好地传热,将气缸上部做得厚一些,同时,作支承也减少了此处的应力集中。气缸盖与气缸体的接触面积约为活塞顶面积的35%〜40%

7、。在下部与曲轴箱支承的地方,为了提高强度,避免应力集中,用大的圆弧逐渐加厚支承凸缘。散热片沿气缸轴线方向的布置要从最佳散热状态出发,上端应尽可能接近气缸盖底平而开始布置,这样可使气缸盖的一部分热量通过气缸体上的散热片传向外界;而下端散热片布置到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环所在的位置,以保证活塞环有效的冷却。散热片沿气缸轴线布置的长度约占气缸长度的45%〜55%。气缸体与气缸盖和曲轴箱之间采用长螺栓直接连接。螺栓要用柔性螺栓,螺栓的布置应尽可能均匀,每个螺栓所负担的压紧面积尽可能相等,并靠近气缸外壁。&2.2气缸套材料合金铸铁中添加Ni、Cr、Cu

8、、Mo等合金元索,能够使铸铁组织均匀,珠光体致密,高硬度的碳化物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强度、耐磨性和耐蚀性。8.2.3提高气缸套耐磨性的措施为了提高气缸套的耐磨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选择改进措施:(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