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初预为先,问后知不足

学初预为先,问后知不足

ID:31036114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学初预为先,问后知不足_第1页
学初预为先,问后知不足_第2页
学初预为先,问后知不足_第3页
学初预为先,问后知不足_第4页
学初预为先,问后知不足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初预为先,问后知不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初预为先,问后知不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习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预习习惯的培养为自学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充分的预习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首先就要从学会预习开始,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学初预为先  一、培养学生自主预习意识的方法  预习,一般是指上课前对新知识的自学准备,但初次接触预习的学生缺乏具体的实践和方法。所以预习初期,教师在课上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及时地

2、调整方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尽快地掌握方法,进而树立自主预习的意识。下面是我平时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预习意识的一些做法:  1.分层设置预习要求。学生学习存在差异,在培养学生自主预习习惯时,我们要正视这一现状,并作分析,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预习。教学中只有利用差异,分层次因材施教,才能调动每一个学生自主预习的主动性,进而使其对语文产生兴趣,学好语文。  2.由“扶”到“放”6。当学生主动预习尚处于初期时,教师在指导预习时不妨多扶持,当学生自主预习的意识很强时,教师可放手,使学生最终养成自主预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预习作业也要明确、灵活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多变化地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不会感到枯燥和厌倦。  3.及时反馈评价。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及时的反馈有利于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进步,激发新的动力,也能为学生今后继续主动预习打下基础。教师在检查预习效果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表扬和鼓励,能进一步树立学生的信心,激起学生不断进取的勇气。  二、预习操作步骤  1.默读。拿到一篇新课文,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了解的方法。  (1)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能回答:课文告诉我什么?  (2)用横线画出生字词,不理解或不完全理解的词语多读一次。  (3)用波浪线画出不

4、理解的句子、喜欢的句子或者觉得写得好的句子。  (4)默记课文中容易读错、记错的字音、字形。  2.查问。  (1)查阅字典、词典,读准生字字音,口头组词。  (2)巧记生字字形并完成相关预习作业。(习字册)  (3)理解要掌握的词语,口头说说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  3.朗读。生字认识了,就可以放声诵读了。“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6  (1)读课题,思考:我想知道些什么?针对课题有哪些问题可以提出?  (2)大声朗读课文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重在了解文章内容,了解文

5、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回答:读了课文,我知道了(懂得了、明白了)什么?第三遍(小学中高年级),要注意文章结构和写作方法。回答: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告诉我们的?  4.摘抄积累。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嘴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  (1)将不理解的词语摘抄到本子上,带到学校跟小组同学交流。  (2)摘抄喜欢的和觉得写得好的词语和句子,将好词好句积累下来,建立自己的优美词汇库。  5.思考质疑。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应该静静思

6、考一下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对这些问题,有的可以直接在书上做记号,有的最好书写下来。  6.拓展。  (1)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2)对于自己写作方面的启示。  教会学生自主预习是让他们自主学习的前提。学生有了自主预习的意识,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就等于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6  问――而后知不足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构建有效课堂成为教育教学的新课题。而课堂有效提问作为语文教师引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学生自我建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高效课堂的生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课

7、堂中教师“一讲到底”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问到底”,这使课堂提问失去了原有的魅力。我认为有效的课堂提问应遵循“三性三忌”的原则。  一、“三性”  1.激趣性。找准学生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点、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焦点问题,能提升整个教学过程的思维品质。  如《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让学生课前自己做做实验,看一只苹果的不同切法会带来哪些不同的发现,从而在心中涌起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小男孩发现了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呢?最后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这一道理。  2.价值性。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提出问题,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探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