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选修4

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选修4

ID:31058727

大小:20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6

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选修4_第1页
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选修4_第2页
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选修4_第3页
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选修4_第4页
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选修4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选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解析】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表现为有新物质生成,而化学变化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在反应前后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故C项错。【答案】 C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B.

2、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C.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答案】 D3.(双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05310003】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多少与反应物的质量有关B.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形式表现出来的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反应产物的总焓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反应产物的总焓【解析】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物的量成正比,其能量表现形式有多种,如热能、光能、电能等;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设为x)与反应产物的总焓(设为y

3、)之间的关系为①x>y,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②x<y,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答案】 BD4.在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反应前酸、碱溶液的温度要相同B.测量溶液的温度计要一直插在溶液中C.为了使反应均匀进行,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D.为了使反应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解析】 分次加入混合时,容易造成热量损失,使测试结果不准确。【答案】 C通过党课、报告会、学习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新高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

4、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5.已知化学反应2C(s)+O2(g)2CO(g)、2CO(g)+O2(g)2CO2(g)都是放热反应。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2g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gCO所具有的能量B.56gCO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88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C.12gC和32gO2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44gCO2所具有的总能量D.将一定质量的C燃烧,生成CO2比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多【答案】 A6.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5、,下列图示能表示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解析】 Ba(OH)2·8H2O与NH4Cl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即反应产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答案】 A7.(2016·烟台高二月考)下列变化一定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A.H2O(g)→H2O(l)放出44kJ热量B.ΔH>0的化学反应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kJ的化学反应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解析】 H2O(g)→H2O(l)为物理变化;ΔH>0的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kJ的化学反应的ΔH不能确定是大于零还是小于零;当H反应物>H反应产物时,ΔH

6、<0,反应放热。【答案】 D通过党课、报告会、学习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新高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系统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在系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习近平教育思想上下功夫。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问答活动。8.已知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两只大小相同的烧杯、两只大小相同的量筒、温度计、环形玻

7、璃搅拌棒B.可以用保温杯来代替烧杯做有关测定中和热的实验C.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并记录的温度是2次D.测定中和热实验中,若所使用的稀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稍大于稀盐酸,则会导致所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高【解析】 选项A错误,为了防止散热,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应选用一大一小两只烧杯,小烧杯和大烧杯之间应用塑料泡沫隔开。从防止散热的效果看,使用保温杯防止散热的效果更好,选项B正确。对于选项C作如下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