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振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丹东市振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ID:31059561

大小:228.86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1-06

丹东市振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1页
丹东市振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2页
丹东市振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3页
丹东市振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4页
丹东市振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丹东市振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丹东市振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文本丹东市振安区人民政府二〇一七年十一月目录一、调整指导原则1(一)指导思想1(二)调整原则1二、规划目标调整3(一)规划指标调整3(二)总体格局优化4三、耕地和基本农田管护4(一)强化耕地数量质量保护4(二)推进基本农田全面管护6四、建设用地保障与管控7(一)优化配置城乡建设用地7(二)保障必要基础设施用地9(三)强化中心城区用地控制10(四)推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12五、土地生态建设与保护13(一)稳定土地生态空间13(二)强化土地生态建设14(三)划定生态红线14六、土地用途与空间管制15

2、(一)土地用途分区管制15(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17七、土地整治重点安排18八、规划实施保障措施19附表附表1: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调整情况表;附表2:调整后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附表3:调整后耕地保有量及基本农田面积指标表;附表4:调整后建设用地规模指标表;附表5:调整后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耕地及补充耕地指标表;附表6:调整后建设用地整治指标表;附表7:调整后园地规模指标表;附表8:调整后林地规模指标表;附表9:调整后耕地规模变化情况表;附表10:调整后土地用途分区表;附表11:调整后的新增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附图附图1:2014年丹东市振安区土

3、地利用现状图;附图2:2014年丹东市振安区(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3:丹东市振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附图4:丹东市振安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附图5:丹东市振安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附图6:丹东市振安区土地整治规划图;附图7:丹东市振安区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附图8:丹东市振安区中心城区(九连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图;附图9:丹东市振安区中心城区(同兴镇)土地利用规划图;附图10:丹东市振安区中心城区(鸭绿江及珍珠街道)土地利用规划图;附图11:丹东市振安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布局图;附图12:丹东市振安区生态保护红线初步划定图。为更好地保障丹

4、东市振安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强化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提高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推进城乡和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丹东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对《丹东市振安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进行调整完善。本调整方案基础数据年为2014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本调整方案未涉及的部分按照现行规划执行,本调整方案和现行规划均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规划各项建设和统筹土地利用的基本依据。一、调整指导原则(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

5、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握“一带一路、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等战略机遇,以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保育生态为主线,统筹经济发展新常态与土地利用,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协调推进土地生态建设,强化规划管理和土地用途区与空间管制,构建城乡一体化用地新机制,为把丹东市振安区建设成“富庶和谐秀美新振安”提供

6、全方位用地保障。(二)调整原则——总体稳定、局部微调。31坚持现行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策略和主要任务基本不变,继续实施现行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政策、土地利用生态模式和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局部调整完善现行规划,细化落实上级下达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优化基本农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布局,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应保尽保、量质并重。按照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质量不下降的要求,强化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管护。对第二次土地调查查明的实有耕地,除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纳入生态退耕规划和根据相关规划需要占用的以外,均予以保护;优质耕地除实

7、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省、市区域发展战略及“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难以避让的以外,均应优先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节约集约、优化结构。按照坚定不移地推进节约用地的总要求,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避免建设用地不合理外延扩张;统筹建设用地增量与存量,注重存量挖潜和低效用地改造,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统筹配置生产、生活、生态用地,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适当增加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合理保障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用地需求。——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当前与长远、优化,构建并不断完善促进耕地保护、节约用地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用地政策机制,

8、统筹配置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用地。——加强协调、充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