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项目工作规划

城市旅游项目工作规划

ID:31123219

大小:52.6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1-06

城市旅游项目工作规划_第1页
城市旅游项目工作规划_第2页
城市旅游项目工作规划_第3页
城市旅游项目工作规划_第4页
城市旅游项目工作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旅游项目工作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城市旅游项目工作规划县位于下河地区腹部,全县总面积1155平方公里,下辖15个镇和1个开发区,人口80万。人文底蕴深厚,是地方戏淮剧的发源地,是中国传统杂技的两大发源地之一,被誉为淮剧之乡、杂技之乡、花炮之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唐代朦胧宝塔留下了古代文明的鲜明印迹,吴越文明与楚汉雄风交融渗透,形成了开放、包容的独特地域文化。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南宋左丞相、著名外交家、美籍华人著名宇航员王赣俊等名贤俊杰都诞生在这里。第8页共8页全县旅游业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的知名度及规模都有自身发展的有利条件,旅游资源种类比较齐全

2、,尤其是盐徐高速、新长铁路和镇村级公路的全线贯通,给我县旅游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一是初步打造了具有水乡特色的旅游品牌。我县旅游资源种类丰富,作为盐城市重点开发建设的风景名胜区地处扬州、淮安、盐城三市交界,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年被评为国家2A级旅游区,并被列入盐城“东方湿地”生态旅游圈,年入选上海世博之旅推荐旅游线路。每年接待旅游人数不断上升,人们在欣赏水乡美丽风光的同时,荡鲜美食也颇有名气;同时,故居、陵园等政治军事遗址,寺、寺、朦胧宝塔、净慧寺等佛教文化建筑,纪念馆、故居等人文历史景点开发初具规模,打出了具有水乡特色的旅游品牌。

3、二是形成了综合配套的旅游产业体系。我县旅游业已经构筑起了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相配套的产业体系,旅游接待能力在全市各县区中排名前列。拥有星级饭店7家,客房500多间,床位1000多张,旅行社7家,营业部6家,直接从事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1000余人。一、指导思想根据县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点,结合经济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旅游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加快沿海地区发展为契机,培育我国东部旅游新基地,打造国内乃至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和生态休闲旅游带,以市场为导向,以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为龙头,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发挥生态湿地资源

4、的优势,抢抓世博之旅机遇,充分利用湖荡资源和古文化、现代建设成就等资源,开发一批起点、品位和效益都较高的旅游产品;立足苏北,面向全省乃至长三角,融入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国内旅游市场,兼顾海外旅游市场;着力景点开发与配套设施建设,挖掘旅游文化内涵,保护和建设好优美的生态环境,优化资源空间布局,建成多个融湖荡风光、古文化游览、度假休闲、水乡美食与购物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带,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一、二产业的发展,努力使旅游业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在协调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更大作用。二、基本原则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开发的原则。有比

5、较完整的自然湿地生态环境,这些湿地景观是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同时又对维持整个景区的生态平衡以及环境质量有着决定性作用。在保护性开发过程中,需要以生态环境容量分析为依据,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尤其要注重对湿地核心区的保护。第8页共8页尊重地方民俗、维护群众利益的原则。历史悠久,人文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旅游区的地方民俗和特色是其维持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游客需要体验到与众不同的感觉。苏北水乡的风貌、湿地芦荡的风情、渔家的生活情境等是水乡独特的景观,当地居民的生活区和核心旅游区之间要有必要的缓冲,应该重视对社区居民转型旅游业的技术辅导和政策照顾,这是

6、在规划中需要重点突出的内容。宏观统一性原则。景区建设作为一个综合体,包括各种自然生态和人文建筑景观,同时景区还承担观光、休闲、度假等一系列旅游服务功能。景区在整体风格尤其是人文建筑景观要统一协调,而且要具备自己的独特性,有利于游客迅速形成对景区的印象,从而加深对景区的识别度和认同感。因此,规划建设中要做到宏观上统一。可操作性原则。规划的功能分区以及具体项目的策划应该立足于的实际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对于投资的成本以及收益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制定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为景区整体调控和项目开发建设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三、规划发展目标第8页共

7、8页旅游的发展方向定位为生态型旅游目的地。以“生态旅游”理念为市场突破口,整合旅游资源,突出的生态特色,展示的民俗文化,将省级风景名胜区提升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区、风景名胜区。在区域范围内率先实现传统旅游向新型的生态旅游的升级,使之成为与周边大量的生态旅游景区相匹配的特色景区,并形成“生态旅游”的区域性品牌,构筑生态型旅游目的地。同时,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使旅游业融入到县的社会经济系统之中。在目前工业基础好,特色产业鲜明的条件下,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创塑生态旅游品牌,使旅游业提档升级,吸引更多的商贾、游客,为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

8、程注入活力,形成工业、旅游业共同支撑地方经济大局的格局,使旅游业由目前的经济增长点逐步过渡到县新支柱产业的地位。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与农村、农业相结合,将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在一起,搞活经营,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为农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