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术五要

大学学术五要

ID:31128352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6

大学学术五要_第1页
大学学术五要_第2页
大学学术五要_第3页
大学学术五要_第4页
大学学术五要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学术五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学术五要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大学界乃至整个中国的一个梦。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我国适时提出了“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相继启动了“211工程”和“985工程”。这标志着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国家的战略。  当学人在思考探讨世界一流大学时,往往都会趋之若鹜地首先提到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这四所大学。因为这四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学术声誉的大学已成为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典范,在世界大学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他们之所以每个时期都能够培养出适应时代发

2、展的精英人才,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成为世界顶尖大学和知名高等学府的楷模,正是因为它们都表现出以下的特色:一是执着的大学理念;二是不断的学科发展;三是优秀的师资生源;四是丰富的教育资源;五是独特的大学治理;六是卓越的校长职能;七是明显的国际化;八是悠久的发展历史。应该说,这些特色正是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的根本条件所在。  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发展中,大学学者(包括教授和大学生)无疑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通过对牛津、剑桥、哈佛、耶鲁这四所大学的研究,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传统和经验,大学学者应该努力达到以下五个要求,其可以称之为“大学学术五要”。5  一是学术精神。对

3、于大学学者来说,学术精神就是学术志向的问题。大学是世界高等学问和知识的宝库,是一个提供和评价已知的知识以及探索未知的知识的场所。大学作为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自中世纪大学算起已有九百多年历史,经历了教学功能、研究功能、服务功能这样几个阶段。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洛厄尔说:“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高等教育哲学》)大学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良好竞争的工作环境。既为社会提供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又通过研究发现来推动社会的前进,凸现了一种学术精神。例如,剑桥大学的校训是“此乃启智与求知之地”,哈佛大学的校训是“

4、与真理为友”,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与光明”。这种学术精神具体体现为创造知识、整合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克朗曼在对2001级新生的演讲中就指出:“所谓‘耶鲁精神’至今仍被理解为一种争取个体的独立、为维护学术自立,即使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的精神。”美国密执安大学前校长杜德斯达也说:“大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变得如此重要,大学教育的价值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之高。”(《21世纪的大学》)因此,大学学者应该坚持这种学术精神,并为之而不懈地努力奋斗。具体来说,大学学者应该把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职责,胸怀远大的抱负与崇高的愿景,并跨越校园的界线,与外面广阔的世界产

5、生脉动。5  二是学术智慧。对于大学学者来说,学术智慧就是学术创新的问题。在大学这个高等学府中,学术智慧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它体现在对科学真理的积极探索上。大学应该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以及人类所感兴趣的所有领域作出卓越的贡献。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说:“大学是被设计来完成特殊使命的,这就是发现知识和传递知识。”(《哈佛世纪――锻造一所国家大学》)既然大学承担了如此伟大而崇高的使命,大学学者就必须不断地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探究新的研究课题。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这四所世界一流大学在它们各自的发展历程中都表现出不断的创新力,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在各个方面做出了相应

6、的变革,从而能够与时俱进,并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一流大学。剑桥大学校长艾莉森?理查德说:“任何一所世界著名学府所面临的最大挑战,都是如何保持其卓越的地位。对于剑桥大学而言,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继续吸引世界上最好的学者和学生,并且创造一种鼓励科研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访谈录》)因此,在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大学学者应该具有学术智慧,去进行创新性的探究,在求知中产生新的思想火花。  三是学术习惯。对于大学学者来说,学术习惯就是学术态度的问题。在漫长的大学发展过程中,大学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传统,并制定了相应的学术制度。耶鲁大学第22任校长雷文就指出:“在耶鲁大学,学

7、生和美国最好的一些教师共坐一堂,被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热情所激动。使学生学会了批判性推理,严密审视各种观念、信仰和经历,为自己而思考。”5(《1997年耶鲁大学本科毕业班告别典礼演讲》)因此,大学学者应该在科学的学术生活中养成严格的学术习惯,例如学习、思索、专注、勤奋、兴趣、自信等。具体来讲,不断学习的习惯会有助学术意识的加强和学术能力的提高,创新思索的习惯会有助学术方向的突破和研究水平的提升,学科专注的习惯会有助学术领域的深入和研究成果的产生,勤奋努力的习惯会有助学术精神的增强和研究毅力的培养,学术兴趣的习惯会有助学术志向的确立和研究乐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