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民生建设思想及其意义

论邓小平的民生建设思想及其意义

ID:31128773

大小:7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6

论邓小平的民生建设思想及其意义_第1页
论邓小平的民生建设思想及其意义_第2页
论邓小平的民生建设思想及其意义_第3页
论邓小平的民生建设思想及其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邓小平的民生建设思想及其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4-09-0103:50:30党史博采•理论版2014年7期吴在在[摘要]在当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中,社会建设的分量越來越重,因为社会建设的好坏关乎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然而社会建设的关键又在于民生建设。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他的民生建设思想需要我们去探讨并且吸取其中的精华用以指导后来的民生建设。本文从邓小平民生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出发,论述了邓小平民生建设思想所包含的内容,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其所具备的现实意义,使我们更加了解邓小平的民生建设思想。[关键词]邓小平;民

2、生;思想;意义从社会层面上來讲,所谓“民生”,就是社会不仅耍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能够像人那样有尊严的活着,而且要为他们提供最起码的能够发展自己的平台,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使英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的福利。具体来讲,就是包括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医疗、安全和社会福利等内容。民生问题关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关乎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因此也是我党高度重视口不断探索和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1•邓小平民生思想的理论來源关心劳动者的处境,探索他们美好的未来,始终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思索的问题,也是他们理论研究的初衷和全部学说的核心

3、,虽然他们没有直接提出“民生”这样的字眼,但是他们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却是贯穿于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屮的。马克思就说过:“我们首先应该确定一个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要吃喝住穿以及其它一些东西。”口]这是他们民生思想的一个立足点。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山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他们赋予了民生新的内涵,把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的发展和社会

4、发展的终极目标,而他们所谓的联合体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民生思想由理论变为了现实,他建立了苏维埃共和国,把属于无产阶级的权利回归到人民本身,使得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翻身做了口己的主人,把他们从历史的困境屮解脱了出来,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毛泽东则在吸收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更加充分肯定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价值,不断地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他带领人民抗击日宼、平息内乱,最终建立了新屮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翻了劳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使人民获得自由,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他以此为基础,

5、继续关注人的生存、生产和生活等问题。始终坚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根木的利益。2.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内涵邓小平在总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生思想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发展了自己的观点。其民生建设思想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但是城为核心的还是他在经济上所强调的发展牛•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只有打好了物质基础,人们才能够去追求精神享受,才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了做好民生建设,他把把人民满惫不满惫,人民赞成不赞成作为制定政策的标准z—。他还十分关注就业问题,认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不解决,民生建设就是无源Z水、

6、无本Z木。2.1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我们社会的物质基础才能夯实,才有能力去改善人民的生活。为此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实现大家共同富裕的目的,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就要大胆地解放生产力并且努力地发展生产力。而他的这一理论又为发展经济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没有更多资源可供來实现我们耍达到的H的,更不会带來经济的发展了。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不是大家共同贫穷,也不是大家在有限的资源里保证平均,而是要去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邓小平民生思想的主要体现。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邓

7、小平不仅采取了“先富带后富”的发展策略,还创造性的进行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2.2增加就业是改善民生的关键增加就业就是培养社会成员的发展能力,为他们提供发展机会,使他们具备保证自己生存下去的能力和提髙自己生存状况的能力。因此就业是民生Z本。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但是在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就业问题,邓小平鼓励大家依靠自己的双手大脑,放下所谓的尊严面子,摒弃旧观念旧思想去灵活就业,同吋政府也为大家提供各种就业培训,放宽大家的就业路

8、子,放松一定的就业政策,尽最大努力去增加人民的就业,解决社会的就业压力。1983年3月邓小平在视察江苏等地后的谈话中,以苏州为例,畅谈了未来发展的前景。关于人民生活的基本问题,他谈到:“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二十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