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办法

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办法

ID:31140496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6

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办法_第1页
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办法_第2页
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办法_第3页
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办法_第4页
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办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办法(中国抗癌协会2009年4月6日六届六次理事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第三章评审组织第四章推荐和受理第五章评审第六章异议监督及处理第七章批准和授奖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工作,保证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的评审质量,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的推荐、评审、授奖等各项活动。第三条 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鼓励团结协作、联合攻关,鼓励自主创新,鼓励

2、攀登肿瘤医学领域科学技术高峰,促进肿瘤医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促进肿瘤医学科学的发展,为肿瘤医学事业做出贡献。第四条 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的推荐、评审和授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科学的评审制度,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第五条中国抗癌协会在中国境内享有依法开展肿瘤医学科学技术奖励活动和在公开出版物、媒体上如实宣传报道及编辑、整理、印制汇编、光盘的权利,未经中国抗癌协会授权的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开展任何涉及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的宣传活动,包括获奖项目在内,也不得以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的名义作广告宣传。第六条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

3、授予我国肿瘤医学科技工作者和单位。在肿瘤医学研究、技术开发中从事管理和辅助工作的人员或单位不得作为获奖者。第七条凡涉及国防、国家安全领域的保密项目和已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以及著作、软科学的项目,不得推荐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第八条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领导小组负责科技奖的宏观管理和指导。6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负责推荐项目的评审工作。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以下称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为中国抗癌协会的日常办事机构。第九条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每届奖励项目总数不超过30项。中国抗癌协会将从获得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的项目中,择优推荐中国科协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

4、。第二章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第十条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奖励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在肿瘤医学研究领域、临床应用、技术开发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医学科技工作者和单位。第十一条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授奖等级,根据推荐的项目进行综合评定,评审标准如下:第十二条肿瘤医学科技成果为重大创新,难度很大,技术先进,居国际先进水平,社会或经济效益突出,对肿瘤医学领域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可评为一等奖。第十三条肿瘤医学科技成果有较大创新,难度大,技术先进,居国内领先水平,社会或经济效益显著,对肿瘤医学领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可评为二等奖。第十四条肿瘤医学科技成果有所创新,难度较大,技术先

5、进,居国内先进水平,社会或经济效益明显,对肿瘤医学领域有推动作用,可评为三等奖。第三章评审组织第十五条中国抗癌协会设立科技奖励领导小组,负责科技奖的审定工作。组长1人,由协会理事长担任;副组长3人,由副理事长担任,成员若干人。第十六条中国抗癌协会设科技奖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3人,秘书长1人,委员若干人。主任委员由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担任,副主任委员由副理事长担任,秘书长由奖励办公室主任担任。评委会委员实行聘任制,每届任期4年。第十七条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评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一)负责科技奖的评审工作;(二)向中国抗癌协会报告评审结果

6、;(三)对评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对科技奖励工作提供咨询意见及建议。第十八条根据评审工作需要,中国抗癌协会下设若干专业评审组。各专业评审组设组长1人,副组长1-2人,委员若干人。各专业评审组负责各自专业范围内的科技奖初评工作,并将初评结果报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评审委员会。6第四章推荐和受理第十九条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的推荐单位,包括:(一)中国抗癌协会专业委员会;(二)省、自治区、直辖市抗癌协会、医学会;(三)省、部所属肿瘤医疗、研究机构(含协会团体会员单位);第二十条各单位应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填写《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推荐书》,推荐科技奖前,需经推荐单

7、位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附专家评审意见和推荐单位意见,推荐单位需加盖单位公章,推荐材料统一报送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第二十一条推荐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的项目,除符合上述部分条款所列的条件之外,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全面完成科研合同、计划任务书的各项要求,技术资料完整准确;(二)完成科学成果鉴定、检测,应用技术成果要完成鉴定或验收;(三)存在知识产权以及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方面争议的应处理完毕;(四)反映推荐项目主要科学技术内容的论文,必须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正式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应公开发表一年以上;(五)应附有省部级检索部门出具的查新报告书;

8、(六)涉及使用实验动物的,应提供医学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设施合格证明;(七)应提供应用单位证明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