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ID:31142003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6

《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_第1页
《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_第2页
《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_第3页
《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_第4页
资源描述:

《《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个小时的故事》中的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摘要]二十世纪以来在世界各国的社会生活中兴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女性主义浪潮。在世界文坛上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和作家,而十九世纪的著名作家凯特?萧邦《一个小时的故事》则是其优秀代表。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描写马兰德夫人(Mrs.Mallard)看似软弱实则反叛的性格来体现该小说浓郁的女性主义气息以及作者对传统男权社会的反叛和对女性解放的信心。研究该小说对于研究世界女性主义运动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女性意识;自由;反叛;坚强  随着二十世纪女

2、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主义文学研究者开始把目光投向十九世纪带有女性主义意识启蒙的文学作品,在这其中凯特?萧邦的《一个小时的故事》颇受关注。(金11)朱虹认为它的主题与《觉醒》接近,“表现了一个女性的自我意识的突然发现,比《觉醒》更集中,更富有戏剧性。”(朱16)这部小说的作者以其女性的视角和体会在文中融入了大量的女性主义的思维和暗示,反映了十九世纪时女性的自我觉醒和发现,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自我探索价值。  一、故事情节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女主人公马兰德夫人有心脏病。当她的丈

3、夫在事故中丧生后,她的姐姐约瑟芬(Josephine)和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兹4(Richards)考虑到她的身体,遮遮掩掩地告诉了她这个消息。她一开始沉浸在悲痛之中,痛哭流涕,并且把自己锁了起来。但随后她却感到一种自由和解脱,并且开始向往自己的未来,但当马兰德先生安然无恙地回到家中时,马兰德夫人却因心脏病突然发作,离开了人世。  二、马兰德夫人的衰弱和坚强  在这部小说中,马兰德夫人无疑是最重要的角色。作者的叙述正是以她为中心展开的,而她的反叛性格和女性主义意识无疑是作者自身女性主义精神的真实写照。 

4、 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写到马兰德夫人的心脏很衰弱。这无疑是在暗示读者她是一个脆弱的人。(范23)同时作者在对她的生活环境和亲朋的简单描述中表明马兰德夫人是一个中产阶级妇女,使读者认为她无疑是具有中产阶级妇女脆弱的通病。但是马兰德夫人的性格则远非这么简单。通过对文章的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马兰德夫人的脆弱外表下包裹的却是一颗坚强甚至是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反叛的心。  三、噩耗的反映  马兰德夫人对丈夫出车祸的噩耗的反映是文章描写的重点。  在文中开头,马兰德夫人听到丈夫去世的信息时,“她没有像别的女人那

5、样,带着麻木接受的神情听这个故事。”随后,她嚎啕大哭,继而又不听姐姐的劝告把自己锁了起来。这明显表示出马兰德夫人不仅不像她的外表那么脆弱到麻木,反到她是一个主动而且有主见的妇女。她并没有像一般妇女那样觉得丈夫的死好比是天塌了而惊到麻木或昏倒。(邓423-5)特别是,她的心脏病也没有发作。她的表现说明一方面她同样悲伤,但是另一方面她并没有一般妇女的那种男权主义的以丈夫为天的思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女性主义的女性自主意思,她在悲伤的同时,也为自己寻找了发泄的方式。  四、矛盾的外貌  马兰德夫人的外貌

6、描写看似平淡无奇其实也蕴藏了玄机。  在马兰德夫人的外貌描写中也有女性主义的影子。文中提到马兰德夫人“很年青,她那白皙、安详的脸上线条,显示着一种压抑甚或说是一种力量。”(葛16)她的皮肤白皙、安详,这只是表现出了中产阶级妇女的养尊处优的生活的常态。但为什么她的皮肤显示了一种压抑和力量呢?其实这正是马兰德夫人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传统男权生活下的中产阶级妇女们虽然生活闲适,但在传统礼教的压抑下妇女们的精神受到了毒害,她们只被看成男人的附庸,她们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思想,男权主义的社会礼教压得她们喘不过气

7、来。然而我们看到马兰德夫人虽身处压抑,但是她却表现出了一种力量,这正是女性主义的思想的力量。以马兰德夫人为代表的女性主义的女性们正是有了这样强大的进步的思想力量才能在男权当道的生活觉悟到女性解放的自由。  当然,文中还有很多例子可以表明马兰德夫人的女性主义精神。这些都是马兰德夫人最终走向自我觉醒的根本原因。  五、结论  这篇小说短小精炼,但文中却传达出了十九世纪女性主义者的声音。(贺131-2)通过一个戏剧性的故事和对马兰德夫人这一有着矛盾特征的女主人公的描写,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女性主义思想,深刻揭

8、露了十九世纪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以及对女性解放的不懈追求。4  参考文献:  [1]邓凡琼.从压迫到抗争――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的经验功能分析.湖北函授大学学,2007,(2):23-5.  [2]范进.一波三折发人深思――读肖邦的短篇小说《一个小时的故事》.名作欣赏,1994,(1):37.  [3]葛林.《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贺润东.一曲为自由而抗争的哀歌――评《一个小时的故事》.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