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复习策略之我见

高三数学复习策略之我见

ID:31142971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高三数学复习策略之我见_第1页
高三数学复习策略之我见_第2页
高三数学复习策略之我见_第3页
高三数学复习策略之我见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三数学复习策略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三数学复习策略之我见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097-02  复习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以期提高复习效果。高三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高三数学的复习应以课堂更新教育观念,做到因材施教,难度适当,加强思维训练、规范答题过程,精讲精练,不搞题海战术、猜题押题等为切入点,进行全面科学的复习。  一、在课堂教学结构上,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

2、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按我们的说法就是:师傅的任务在于度,徒弟的任务在于悟。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高三的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复习课上有一个突出

3、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似乎很难兼顾,我们可采用“焦点访谈”4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大多数题目是“入口宽,上手易”,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这些点被称为“焦点”,其余的则被称为“外围”。我们大可不必在外围处花精力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而只要在焦点处发动学生探寻突破口,通过访谈,集中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意志在细微处磨砺。通过访谈,实现学生间、师生间

4、智慧和能力的互补,促进相互的心灵和感情的沟通。  二、因材施教,难度适当  教学过程的一个中心矛盾是教师向学生所提出的学习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实际可能性之间的矛盾,数学教学就是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水平”的过程。教学层次和要求要从学生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出发,既非轻而易举,又不使学生感到乏味,否则将耽误了学生思维向高一级发展的时机。也不可超过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因高不可攀而丧失信心。如果所提出的任务处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那么就能推动整个系统向既定目标前进,因此高三数

5、学复习课堂教学中,所提出的理由难度必须适中,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引起中差学生的兴趣。  三、加强思维训练,规范答题过程4  复习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每一次测试,通过严格训练让学生过好四关,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做到卷面规范、清楚,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哪四关呢?一是审题关,审题要慢,答题要快,要逐句逐字看题,找出关键句,发掘隐含条件,寻找突破口;二是运算关,准字当先,争取既快又准,为此,平时让同学们熟记一些常用的中间结论是非常必要的;三是书写关,要一步一步答题,重视解题过程的语言表达,

6、培养学生条理清楚,步步有据,规范简洁,优美整齐的答题习惯;四是题后反思关,做题不在多而在精,想要以少胜多,贵在反思,形成题后三思:一思知识提取是否熟练?二思方法运用是否熟练?三思自己的弱点何在?熟练的前提是练熟,能力的提高在于反思。要求每位学生准备错题集,注明错误原因与反思心得,时常翻阅。  四、要精讲精练,不搞题海战术、猜题押题  高三数学复习中最显著特点就是练习题多,作为高三学生,对此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面对“题海”,学生应该怎样应战?如果采取题海战术、猜题押题等手段来应付升学考试,其结果是步

7、入了“低效率、重负担、低质量”的恶性循环的怪圈。所以应该控制总题量,不依靠题海取胜,当处理的题目达到一定的数量后,决定复习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就不再是题目的数量,而在于题目的质量和处理水平。1.对立意新颖、结构精巧的新题予以足够的重视,要保证有相当数量的这类题目,但也不一味排斥一些典型的所谓“新题”“热题”。传统的好题,包括课本上的一些例、习题应成为保留节目。陈题新解、熟题重温可使学生获得新的感受和乐趣。2.要控制题目的难度,在“稳”“实”上狠下功夫,那些只有运用“特技”才能解决的“偏、怪、奇”4的题

8、,坚决摒弃。3.要讲究讲评试卷的方法和技巧。题目训练求效率。学好数学就必须做题,各种类型题目的训练是必须的,但决不能搞题海战术。做题的目的是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是检验对数学基本概念、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因此,做题一定要强调有收效,不要做了也不理解,甚至不知道做对没有。强化通性通法的训练,让自己达到一做就能得分的境地。要善于在解题后进行归纳总结,不要盲目地、毫无针对性地要求学生做题,更没有必要大量反复地做同一类型的题,要认识到理解了10道题的收效要大于匆忙做100道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