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名文化研究教学拾隅

南京地名文化研究教学拾隅

ID:31145843

大小:10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7

南京地名文化研究教学拾隅_第1页
南京地名文化研究教学拾隅_第2页
南京地名文化研究教学拾隅_第3页
资源描述:

《南京地名文化研究教学拾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京地名文化研究教学拾隅  2011至2012学年,我在高一年级开设了“金陵文脉”的选修课程。古老的南京,处处都有鲜明的历史文化印记,而它众多的地名从经济、政治、文化多方面奠定了这个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地名也如方言、民俗一样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于是,我引导学生从地名研究入手,领略金陵文化之美。整个研究活动历时八周,共分四个阶段:1.确定研究目标;2.调查研究;3.汇报交流;4.成果展示。  以下是学生研究的一些小片段:  A组南京地名探源  组长出示幻灯片,图文并茂。组员介绍,南京地名中的历史文化。  (一)沧桑兴衰的历史  “南京”历史上别称冶城、越

2、城、石头城、秣陵、金陵、建业、扬州、建邺、建康、秦淮、应天、江宁、天京等。在城市遗留的地名中有典型的帝王之都的痕迹,如御道街、午朝门、五龙桥、厚载门(即今后宰门)、明孝陵、王府园、汉府街、邓府巷、常府街、李府街、程阁老巷等。  (二)纷繁绚丽的文化景观  我们有一份资料,那就是市民评选的“南京十佳老地名”:乌衣巷、朝天宫、桃叶渡、成贤街、龙蟠里、夫子庙、长干里、孝陵卫、莫愁路、虎踞关;“南京十大遗憾消失老地名”3:唱经楼、安乐寺、邀笛步、百猫坊、杏花村、子午路、凤凰台、仁孝里、吉祥街、赤石矶。这些地名之所以让南京人留恋,主要是地名中的故事传说源远流长,至今还为人津

3、津乐道。比如“桃叶渡”的浪漫,莫愁湖的凄美……  B组南京地名的命名方式  (组员在投影中播放幻灯片,请同学分类)  1以下几十个有代表性的地名,我们可以分成几类?  (1)莲花桥(2)清凉门(3)御道街(4)莫愁湖(5)王府大街(6)胭脂井(7)明瓦廊(8)雨花台(9)程阁老巷(10)估衣廊(11)马台街(12)乌衣巷(13)箍桶巷(14)汉府街(15)北门桥(16)桃叶渡(17)鱼市街(18)台城(19)网巾市(20)乌龙潭  同学交流研究,小组展示:  (一)故事传说(1)(4)(6)(8)(12)(16)(20)  (二)市井工商(7)(10)(13)(1

4、7)(19)  (三)王府宅邸(5)(9)(11)(14)  (四)帝都印记(2)(3)(15)(18)  小结:南京地名命名方式各异。比如第二类“明瓦廊”“估衣廊”“箍桶巷”“鱼市街”“网巾市”等多为明朝时出现。明初为建皇宫和都城,召集全国各地工匠数万人到京,为了便于管理,这些人按照行业集中居住,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透过这些直观的地名,可以看出专业市场的细化,但同时也反映出明代文化的呆板和直观,缺乏了六朝文化的清逸浪漫之气。而第四类“清凉门”“御道街”“北门桥”“台城”等地名,大多已无存留。相关地名的沿用,似乎在向我们诉说见证过的繁华与沧桑……3  在研究活动中,

5、同学们或走街串巷,实地考察;或发放问卷,采访居民;或到图书馆、档案馆,查阅资料;或从网上搜索,搜寻筛选。纷纷表示,通过研究,大开眼界,感受到南京地名蕴藏的丰富内涵。一方面,地名中“金陵帝王州”、王侯之都尽显风流;另一方面家畜家禽、瓜果蔬菜也入地名,俗得纯真可爱,充分体现了南京的市井百态。那些地名背后的故事深深吸引着自己,地名不再是冷冰冰的几个汉字。  一个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报告中写道:  当人们需要标记自己对于这个世界所处的位置时,地名随之而来。人们在某处出生,成长,安居,直至死亡,地名对他而言就不只是一个坐标,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是一种对自身存在的确认,是一种

6、感情上的归属。所以在这大千世界之中,才会有这许多形形色色,甚至是匪夷所思的地名。它们或底蕴浓厚,或浪漫迷人,或粗鄙不堪,凡此种种,皆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眷恋。  ……抚摸南京的古老地名,明清时期充满浓郁的生活味儿;而那些风月无边的字眼则大半来自两晋盛唐。魏晋名士的落拓风骨,那种恣狂的浪漫主义的思想让人们至今思慕。明清两朝,随着农业经济发展的巅峰到来,作为苏浙一带最为繁华的金陵,手工业生产和商品经济逐渐繁荣,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透着市井味道的地名的增多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今,城市的脚步越来越快,我在四处寻找老地名时发现,无论曾经浪漫或是平凡,那些地名都同样经历着时间的

7、洗礼。千百年之后,人面桃花皆已成空,只有那些地名中的记忆,传递着无止境的生命热情。  (赵彦婷)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