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ID:31150903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_第4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摘要】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如果从夸美纽斯(1597-1670年)数起,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其优越性而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而且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主要来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善于抓住学生的天性,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关键词】有效引导;培养兴趣  一、精心设计情境,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

2、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碰撞火花,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才能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5  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揭露学生记忆中的矛盾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发现数学的意识,教师出示主题图后,就让学生说

3、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就漫无边际地说,往往会兜很大的一个圈子才能绕到主题上。那么学生的观察力、问题意识又培养了多少呢?我们往往不得而知。教师的提问要讲究技巧:首先提问要问在当问之时。如在教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当学生动手操作用尺量物体的长度,遇到不够一米或一尺的时候,这时就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不够一米或一尺的这部分呢?学生急于表达,就引起了学习探究的欲望。其次,提问要问在症结之处,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巧妙的发问能适当点拨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受“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影响,也从数的个位上来寻找答案。而通过小组

4、合作讨论交流学习,学生则能很快走出误区。通过报数字,在数位顺序表上摆豆子的方法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则能很快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看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否被3整除。在师生、生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摒弃一个个错误的猜测的过程的同时,更加深了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二、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平时的教改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积极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是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培养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学过程中,我经常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他们提出各种各样、标新立异的问题,

5、使学生凡事都想问“为什么”。5  例如在教学圆面积公式推导时,依据常理,学生都将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然后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出圆的面积公式。我除了让学生利用上述方法推导,还提出有没有其他方法也可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经过自主探究后,一个学生提出:能不能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呢?很快学生得出了将圆转化成三角形的方法。还有的学生将圆剪开,拼成了一个近似的梯形,利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得出了圆的面积公式。在教学中经常进行拓展学生思维的训练,能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精心设计多样的练习  为什么有时候学生面对我们精心设计的提问无言以对?为什么有时候学

6、生面对我们认为的“精彩画面”视而不见?其原因在于学生的学习资源不仅仅局限于已有的旧知识,学生在现实活动中的经验积累,对某些未学习的新知识的提前接触以及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许多认识,都构成了数学学习的“特定世界”。这就意味着,学生学习的真实起点往往会高于“应该状态”。因此,我们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对新知识掌握的情况等,准确把握教学的起点,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如“教学9加几的加法”时,很多学生都会计算,但对算理的理解则会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显然“引导学生探究理解9加几的算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这一节课的教学重点。

7、教学中,当师生共同列出算式9+5时,问:“结果是多少呢?”5很多学生凭着自己的经验可能很快会说是14,教师往往这时不希望学生直接说出答案,而希望直接过渡到学具的操作,即使有很多学生说出答案也不置可否,其实这时教师可追问:“9+5为什么等于14?你是怎样想的?你能告诉不知道的同学吗?”……这样引导学生开始寻求证明自己答案的途径和方法。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展示不同的思考方法,可以是口头表达,也可以是小棒操作。小棒操作的过程正是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算理的重要过程,完全可以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